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名茶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名茶

以察制茶王德露

来源:泉州新闻网2024-11-25 17:21:00

察者:

《说文》曰:复审也;

贾谊《道术》曰:纤微皆审谓之察;

东方朔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又曰:观察、觉察、明察、察勘、考察,不论何解,均不离仔细分辨,探其规律,悟其本质。

在永春,有这样一位茶人,以平生精力,察山水之禀赋,察云雾之集散,察土质之肥瘦、察茶株之喜好、察茶叶藏于窑中之变化、察茶叶由新转陈与人之弊益……一路用心细察,只求一缸良茶。

他就是重返唐宋工艺、遵循古法制作永春佛手茶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一一永春佛手茶)代表性传承人王德露。

好茶人皆感叹,一片其貌不扬、其形不异的乌龙茶青,经制茶人的手一扬一晒、一捻一揉、再一压一炒,同样一类茶青,或转为兰花香,或转为雪梨香、或转为木质香、或转为花果香,或霸道如肉桂,或醇厚如水仙……茶味不同,其韵、其妙更是大大的不同。

佛手茶发源于永春,虽同属乌龙,但因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素类物质,茶氨酸、活性酶及微量元素,一直被视为乌龙茶中的良品。加上“专用荔枝木炭长时间烘焙”、“存入陶缸有氧发酵回露”、“再发酵再静醒,往返数次,去杂存精,完美保存有效成份”等制茶古法之催辅,嘉叶变良茶,良茶似良药。

而将这一切从尘封的历史中唤醒的,就是以察制茶的王德露。他以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将独具雪梨香型的永春佛手茶,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是他连续六年将永春佛手茶带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招待会,引来阵阵惊叹;更带进了东南亚中华医药研究会学术研讨会的现场,让不少医者发出“若茶似药”的感叹……

1979年,王德露在永春佛手茶的发源地——苏坑镇东坑村创立了永露佛手茶。这里地处海拔800多米的戴云山南麓,独特的高山环境,加上温润多雾的气候,为永露佛手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的茶叶嫩绿而肥硕。

王德露深知,茶叶的品质不仅仅取决于茶树的生长环境,更在于种植和加工的每一个细节。为此,永露佛手茶坚守独特的采摘原则,每年仅采春茶,其余三季让茶树休养生息。这看似牺牲产量的做法,实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茶叶口感醇厚、香气浓郁。不仅如此,他在茶园的管理上坚持遵循着最严格的标准,杜绝农药、除草剂和增产激素的使用,只采用天然的有机肥料滋养茶树。这一坚持,让永露佛手茶园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要让全世界人民喝到中国的放心茶。”王德露如是说。

传承,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将古老的技艺从历史深处带到现代。在注重茶叶质量安全的同时,王德露也积极投身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回归。永露佛手茶的制茶工艺严格遵循古法非遗传承,重返唐宋工艺,采用专用荔枝木炭长时间烘焙,再将茶叶存入陶缸有氧发酵回露,如此反复发酵与静醒,去除杂质保留精华,有效成分得以完美保存。这种返璞归真的做法尽显工艺之奇妙,也让永露佛手的制作技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王德露本人也荣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一一永春佛手茶)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创新,是推动传统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王德露深谙此理,更明此道:他不断创新精进佛手茶的制法,革故鼎新、别出心裁,在最大限度保留佛手茶药效的基础上改进茶的味道,创制出香味醇厚的陈年佛手茶。

据检测,永露佛手茶富含黄酮素类物质、多种维生素、茶氨酸、活性酶及多种微量元素。因其有着独特的雪梨香韵,同时兼具红茶的醇韵、岩茶的浓韵以及普洱茶的厚韵,从而孕育出永露佛手茶温性阳火的品质。借鉴民间传统食疗方法,永露佛手对消食健脾、舒肝利胆、清热解毒、软坚化瘀和抗动脉硬化有明显的辅助功效。晨起,添热开水饮隔夜佛手茶,更是有助于降血糖、降尿酸、降血压、减少脂肪,常饮可延年益寿,堪称中国乌龙茶之佳品。“永露佛手”茶因年份不同,功效各异。茶友有感言,一年茶理肠胃,三年茶降血脂,五年茶生气血,九年茶缓衰老。

在王德露的不懈努力下,永露佛手茶已经超越了饮品的简单定义,成为文化传承与健康的象征。它宛如一座承载着传统制茶工艺智慧结晶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吴沿 谢玉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