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中国社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社区

做优全龄友好服务空间,开启社区治理与服务新画卷

来源:民生网2024-12-04 21:19:10

在城市的脉络中,社区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居民们的生活梦想与幸福期盼。社区综合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社区的中心,为社区治理与服务居民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内涵,散发着温暖而持久的光芒。

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汇泉路社区位于成都市锦东商圈核心地段,拥有高品质党群服务中心约6600平方米,设有自助服务区、VR体验区、“悦”读区、家风博物馆、儿童成长中心、金融科技产业孵化园、数字美术馆和宝墩书房等场景,成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心脏。深耕“沙河铺、攀成钢”历史精神,社区立足区位本底优势,以先行者担当、创新性实践、品质化呈现为核心要义,确立了以政府引导撬动社会参与,以“汇萃共融”供给综合服务,以“泉景助力”营造场景体验,以科技赋能优化智慧治理水平,以“公益+市场”思维促进自我造血的治理思路,打造“高品质、国际化”服务型社区新坐标。

丰富服务内涵 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区生活体验

“我们社区地理位置特殊,面临着社区人员结构多元、社会诉求多层等特点,在社区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寻求社区发展治理最大公约数。”汇泉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从办理各类证照的便捷窗口,到举办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的文化空间;从满足青年创业的产业孵化园,到居民交流互动的社区客厅;从呀呀学步的蒙童托育,到退休大姐的T台走秀,社区综合体就像一个无微不至的生活管家,让居民们在社区内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社区始终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综合体运维的核心使命与价值追求,坚持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目标,精心设计并提供各类贴心服务。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与服务项目:定期举办“汇泉下午茶”“邻里读书会”等沙龙活动,让居民们感受“老成都、蜀都味”。家风博物馆作为锦江区首个集姓氏文化实物展示、教育教学、宣传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性历史文化展览馆,长期举办公益活动和廉洁教育讲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数字美术馆每月举办主题艺术展,为居民呈现有品质的文化内容,定期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品味和谐雅致,是社区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新场景。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金融科技大数据平台,注重“产学研”结合,打造高校人才实习基地,营造创新创业的社区产业场景。培育社会企业成立社区儿童成长中心,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目前有托位60个,累积托育儿童700余人次,全方位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我时常来这里参加活动,静下心来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在家附近就能够和朋友喝咖啡、逛展览,惬意得很!”社区居民李女士满意地说。

发挥平台作用 链接多方资源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

社区充分利用综合体平台搭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居民群体以及各类社会资源沟通协作的广阔平台,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规划与执行,实现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在这里,居民们不再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与决策者。”沙河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社区深入开展人民意见建议征集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定期组织居民议事会、协商会等活动,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与建议,让社区治理真正反映居民的心声与诉求。同时,搭建社区数字化智慧平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社区的人口信息、需求偏好、服务反馈等进行精准分析与管理,为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从而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与水平。

创新管运模式 以市场逻辑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地运营与管理社区综合体,社区建立了一支专业、热情、高效的服务团队,在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优势,通过区域化党建、社会化合作、培育和引进社会企业等多元途径实现社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共享阵地、共享人才、共享服务、共享文化。创新以市场逻辑参与公共问题解决,精准挖掘并对接居民、企业的服务需求,以“公益+市场”的模式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民的公益化、低偿式服务,公益优先,在满足公益的条件下,以低偿方式提供市场化服务,强化造血功能,为社区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供高品质、多样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锦江区还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的功能设施与服务体系,持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与服务方式,助力社区治理更加科学、民主、高效,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幸福,不断呈现一个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幸福美好的现代化社区。”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市锦江区委社会工作部、成都市锦江区沙河街道供稿)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