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中国社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社区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主题交流会在广东佛山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4-12-07 15:20:03

12 月 6 日,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主题交流会暨《有机社会构筑之道——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顺德路径》新书发布会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举行。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部署,探讨如何借鉴地方创新经验,推动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会场全景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王杰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致辞,中央社会工作部政策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李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马庆钰、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孙宽平、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陶传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于显洋、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总编辑全世杰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傅昌波主持。

广东省佛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廖义斌,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出席活动并致辞。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李建丽,佛山市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陈伟成,佛山市顺德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鸿源,佛山市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会长洪浩鹏,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委员会主任张艺辉,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以及顺德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类社会组织负责人、媒体代表约 80 人参加会议。会议得到佛山市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及顺德社区慈善信托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和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他指出,顺德民营经济发达,慈善文化和慈善实践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顺德积极推进“五社联动”,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创新路径,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潘伟华希望建立常态化研究合作,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推动提升顺德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潘伟华常委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发表“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基层善治”的主题致辞,对《构筑有机社会之道——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顺德路径》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他强调,激发社会活力对于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王杰秀深入剖析了当前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制度体系、抓好政策落实、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等方面,对推动和保障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提出了重要建议。

王杰秀会长作主题致辞

在研讨交流环节,中央社会工作部政策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李健以“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题作主题发言。李健强调,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分析了近年来农村与城镇社区社会组织在数量上的显著变化,并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搭建党建引领的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充分激活社区社会组织潜力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马庆钰认为,顺德路径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政社责任边界划分符合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充分激活民间慈善资源,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用为民、扎根、低调、务实的方式方法优化基层党建,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引领和有效支持。结合顺德实践,马庆钰还就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公共权力主体和社会权利主体的互动规律、构建良性互动政社关系的内在逻辑等做了深入阐述。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孙宽平围绕“以党的社会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作主题发言。他强调,党的社会工作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提供为民服务、实现社会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等多个维度上。孙宽平认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顺德路径具有多重示范价值,涵盖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组织建设、商业向善、弘扬传统文化、注重项目带动等多个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陶传进围绕“社区治理中的赋权与责任主体归位”作主题发言。他强调,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社会,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强化公众参与,让城乡社区居民成为责任主体。他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形成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助力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陶传进指出,公众参与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当通过赋权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在参与治理过程中获得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于显洋以“社区治理创新思维与路径选择”为题作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社会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包括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最重要的是源头治理。在阐述社区治理的创新思维时,于显洋从思维导向、行动策略、实施主体以及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对创新基层治理进行了全面剖析,分别对应着“要怎么想”“要怎么做”“谁来做”以及“谁来评价”这四个关键问题。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总编辑全世杰以“讲好基层治理好故事,服务社区发展高质量”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阐述了主流媒体赋能基层治理的逻辑关系和实践路径,指出媒体在推动社会治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逐步成为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平台。全世杰就讲好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故事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紧跟时代步伐、突出媒体的社交属性、增强用户黏性、扩大服务范围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教授主持会议时表示,顺德模式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促进实现基层善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顺德路径的主要内容:一是确立共治理念,基层党政机关负责人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完善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形成广泛共识;二是完善制度安排,持续推进和迭代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政社互动的制度框架和工作机制;三是保障资源供给,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捐赠人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构建可持续的非政府资源供给体系;四是激发多元活力,积极培养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及城乡居民全面、深入参与基层治理;五是改进引领方式,党委政府承担元治理功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五社联动生态,引领和保障各类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基层治理。

会上举行了《有机社会构筑之道——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顺德路径》新书首发式,王杰秀、傅昌波、廖义斌、潘伟华、李建丽、陈伟成、洪浩鹏、张鸿源、司徒颖、郭祺等共同为新书揭幕。该书为傅昌波教授领衔的课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顺德路径”的研究成果,2024年12月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全书共 38万字,系统、详实地呈现顺德党政引领、社会协同、企业支持、公众参与的有机社会样貌及其建设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董培代表课题组汇报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认为,顺德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探索,展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三者良性互动的典范模式。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顺德成功构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有力推动了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顺德路径。一个活力与秩序和谐统一的有机社会在顺德已经初具规模并仍在蓬勃发展。顺德这一有机社会的蓝图,由有为政府、良善市场和活力社会共同绘就,顺德路径生动诠释了党政有力引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样貌。

在实践分享环节,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李允冠带来题为“顺德全域社区营造探索与启示”的主题分享。他详细介绍了顺德党建引领社区营造、加强与创新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着重阐述了顺德社区营造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和地方性,特别是顺德本土经济与传统文化给基层
治理带来的物质基础与内在动力。

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秘书长舒志勇在主题分享“顺德慈善帮扶救助体系创新实践”中,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顺德慈善事业中慈善载体的创新演变;从社会资源参与的角度,展现了合作共建模式的创新;从服务开拓的层面,阐述了战略思维在慈善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列举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举措;从政社默契互补的视角,探讨了建立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

12 月6 日上午,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东风村基层治理创新项目、“和地在创”艺术赋能社区发展项目,深入了解佛山市顺德区社会力量多维度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佛山市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伟成、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等人陪同调研。

与会专家与东风村干部群众座谈

会议最后,广东省佛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廖义斌发表总结致辞。他介绍了佛山市在基层治理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及最新探索,充分肯定顺德区在“以慈善促善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廖义斌表示,佛山市社会工作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期待与智库机构及各位专家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