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银行家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银行家园

农行安徽潜山支行:金融“画笔”绘就“中国刷业之都”新图景

来源:民生网2025-02-08 13:50:21

在安徽省潜山市源潭镇,这个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的小镇,凭借其独特的刷业产品,用一把把“小刷子”刷出了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版图,点亮了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源潭镇,这个户籍人口不足7万的小镇,如今已成为“中国刷业之都”,书写着从家庭作坊到产业巨头的传奇故事。

从家庭作坊到“中国刷业之都”

源潭镇的刷业传奇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一些农户将收来的猪鬃制成简单的民用刷子,并背到四川、广东等地销售。这群“背包客”在销售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刷和环卫刷的广阔市场前景与丰厚利润,开始尝试生产,制刷方式也从纯手工逐步转变为半机械化。

进入新世纪后,为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当地政府建起民营经济园区,引导散落的小微制刷作坊入园,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2009年,源潭获评“中国刷业基地”称号,随后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筹办省级潜山源潭经济开发区。2019年,源潭荣获“中国刷业之都”称号,开启了刷都时代。

如今,源潭镇已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全镇拥有制刷企业近60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60家,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一座以“刷”为媒、因“刷”而兴的特色小镇正以蓬勃之势崛起。

崛起背后的金融力量

走进“中国刷业之都”——安徽省潜山市源潭刷业园区,制刷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上,一把把精致的刷子从这里走向全国,销往世界。

“这些年多亏了农行的‘刷业贷’支持,让我们顺利渡过了难关!”园区某制刷企业负责人徐总感慨道。早在2021年,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农行安徽潜山支行(以下简称潜山支行)了解情况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200万元“刷业贷”,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如今,该企业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刷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并获评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为支持刷业产业做大做强,潜山支行紧紧围绕“一县一特色”,结合刷业客户资金使用“急、频、快”特点,于2020年创新推出“刷业贷”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申请简便、用款灵活、循环使用等特点,有效满足了制刷企业和个体商户的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惠农e贷--刷业贷”超4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500余户。

在金融助力制刷产业发展的同时,潜山支行还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智”服务,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属金融服务,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了解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此外,该行还从流程优化、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减费让利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特色产业质效。

金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农行的金融支持下,源潭制刷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高端化的转型升级。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产品涵盖家居、工业、环卫等多个领域,目前有环卫刷、民用刷、工业刷三大类,占据全国工业刷市场70%以上的份额。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清洁刷到远洋船舶防腐刷,从光伏面板清扫刷到智能家居专用刷,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源潭镇也成功打造了集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制刷产业基地。

刷业不仅成就了源潭的经济腾飞,更成为共同富裕的“金钥匙”。几把小刷子,不仅带动全镇一半人口就业,也吸引了3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到小镇创业。同时,带动周边20余个村发展配套产业。曾经的贫困户徐某创办制刷作坊,如今年产值超500万元,还有一批“90、00后”年轻人利用直播带货,将环保化妆刷销往海外……这样的致富故事在源潭不断上演。如今,源潭镇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绘就了一幅共同富裕的新图景。

下一步,潜山支行将继续发挥金融优势,深化“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加大对制刷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源潭镇打造世界级刷业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王保国)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