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2-18 17:07:07
2月17日,正值北京市中小学迎接2025年春节假期后新学期的首日,校园内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全校师生满怀着对新学期的热切憧憬与美好期待,重返这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学术殿堂,携手共启一段崭新的学习征途,共同翻开新学年的辉煌篇章。
此刻,我们精心挑选并呈现了来自北京市 十八位名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精华,这些寄语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同学们新学期的道路。本篇呈现的是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副主任、北京十中教育集团校长曲兆军,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李志伟,北师大附中校长王莉萍,海淀区实验小学校长宋继东等四位校长的讲话摘要。
北京十中教育集团校长曲兆军:以极客精神为笔 绘就数智时代青春华章
△北京十中教育集团校长曲兆军
新春的朝气与新学期的希望相互交融,当《哪吒2》以破百亿的票房在全球影坛激起千层浪,当DeepSeek凭借自主创新的AI技术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的壁垒,我们站在时代的浪潮中,开启了新学期的崭新旅程。今天,我想与大家一同探寻: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宏大旋律里,以极客精神为尺,构建数智时代的创新坐标。
首先,从DeepSeek看科技突围:极客精神的时代新解。他们的成功,是对极客精神的完美诠释:在科技的险峻高峰上,唯有纯粹的热爱能驱散功利的阴霾,唯有始终如一的专注能打破认知的局限。
这种精神,正悄然重塑着中国创新的蓝图:算法层面,他们打破思维链技术的束缚,让AI的推理过程清晰明了,如同我们在解题时,将思维层层剖析,展现出逻辑的透明度;工程层面,借助知识蒸馏技术,把复杂的模型精炼成高效的系统,恰似我们在学习中,将海量知识消化吸收,把厚书读薄,实现知识的内化;生态层面,他们秉持开源共享的理念,打破技术垄断,这与我们倡导的协作学习文化不谋而合——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竞争,因为他们永远在开拓新的领域。
此刻,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这些数字世界的“哪吒”,他们以代码为神兵,用芯片作利器,在虚拟世界中演绎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传奇!
其次,从《哪吒2》观文化破壁:传统基因的创新转化。《哪吒2》中,哪吒混天绫的灵动轨迹暗藏书法的神韵,永定土楼与敦煌壁画在银幕上重焕生机,这部现象级动画,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深刻启示:
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4000人团队耗时五年,精心打磨的不仅是视觉特效,更是对东方美学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他们将“剔骨还父”的古老故事,转化为“逆天改命”的成长传奇,这表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在于对形式的墨守成规,而在于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对话。这启示我们,学习古诗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背诵,而要像动画师解读三星堆纹样一样,挖掘《逍遥游》里的航天梦想,发现《天工开物》中的工程智慧。
跨界融合的方法路径,影片将流体力学模拟技术运用到海浪特效中,用参数化建模重现传统铠甲,这种STEM与Art融合的创新模式,正是我们推行跨学科课程的生动范例。新学期,我们将开设“数字敦煌”工作坊,让大家运用编程技术重现飞天的优美舞姿,用3D打印复原青铜器的精美纹饰,让古老的文明在数字时代重放光彩。
死磕精神的当下价值,每一个0.1秒的动作捕捉,每一帧48小时的渲染等待,都在诉说着创新背后的艰辛与执着。正如镇中校友于漪先生所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水滴石穿的坚守。”这种精神与当下的快餐式学习形成鲜明对比——真正的突破,从来不是在急功近利中产生,而是在持之以恒的深耕中孕育。
第三,教育的使命:培育极客精神的摇篮。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正在构建“三极育人体系”:
极致的兴趣孵化,设立“好奇心银行”,记录每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问题,也许其中某个关于“脑机接口如何改变学习”的疑问,就会成为未来诺贝尔奖的萌芽;打造“创客马拉松”,通过48小时的极限挑战,激发大家的无限潜能,如同DeepSeek工程师在不断试错中寻找最优解。
极致的跨界锻造,推出“未来实验室矩阵”,在脑科学实验室探索注意力的奥秘,在数字人文工坊用AI续写《封神演义》,在生态穹顶中研究仿生机器人;实施“双导师制、双学长制、双学伴制”,让同学们既能得到院士的学术引领,又能获得企业家的实战指导,如同《哪吒2》团队中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完美协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极致的精神涵养,开设“失败者说”课程,邀请攻克技术难题的科研人员分享他们的至暗时刻,就像哪吒历经天雷洗礼才得以蜕变;建立“长期主义成长档案”,不仅记录考试成绩,更追踪大家在某一领域的持续探索足迹,让“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变得可视化。
第四,致未来的创造者:让青春在时代共振中闪耀。同学们,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极客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成长方向:
向下扎根,如同DeepSeek团队深入钻研算法底层逻辑一般,我们要在经典著作中汲取思想的养分,夯实知识基础。
向上生长,像《哪吒2》的创作者那样,融合传统与现代,用科技为文化创新赋能,展现青春的创造力。
向外联结,以开源精神构建学习共同体,让个人的智慧在协作中产生倍增效应,实现共同进步。
向内求索,在AI逐渐替代重复性工作的未来,坚守人类独有的好奇心与创造力,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此刻,让我们一同许下新学期的“极客誓言”:我愿以热爱为舟,穿越功利主义的湍急洪流;我愿以专注为剑,划破浅尝辄止的重重迷雾;我愿以创新为火,照亮文明传承的漫漫征途;在传统与现代的缝隙中,成为连接时空的桥梁;在个人与时代的共鸣里,书写属于Z世代的传奇篇章!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李志伟: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李志伟
今天的开学典礼,有一个关键词是“种子”。种子,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有形的,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种力量也是无形的,它高贵你的精神,富足你的灵魂,站立你的人格。关于种一粒什么样的种子,我想同学们的答案不尽相同,因为它是一个人前瞻性规划和理性思考之后的方向和发展的内动力。
作为学校的教师,开学之际,我的建议是种读书的种子,供同学们参考。读好有字之书,毋庸置疑!人与好书相遇,就像与靠谱的人相处一样,是幸运的。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就人类的思想进化来说,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人类的理解,从理解到智慧是一个精神和智力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人类与那些最伟大的著作对话的过程。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在对话中一步步往上爬行,汇总起来就构成历史以及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精神高度。就个体而言,我们在有字之书中得新知、增学问、长见识。阅读,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限制,看见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生。
何谓无字之书呢?我的理解是:读无字之书,就是要见众生、见万物,到人群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知、感悟万事发生的道理、万物生存的哲理。躬身入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有字之书,是人与书的对话,是单向活动;无字之书是鲜活的,是时时、处处、人人的互动。
我们总说,眼界就是世界,格局意味着结局。眼界和格局是阅读有字之书赋予的,更是无字天书给予的。它成为我们的阅历,增加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最终形成我们的格局;它成为我们的铠甲,保护我们不被愚昧反噬;它让我们和世界站在一起,让我们和万物连接在一起。
读书学习是生命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精神成长的过程。信息爆炸时代,当学习资源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的时候,当AI能在0.1秒内给出答案,记忆与复述已不再是核心竞争力的时候,真正稀缺的,是提出问题的智慧、甄别真伪的判断力以及价值观的锚点。而这些都要大家学会主动思考。思考来自生活的、社会的、人生的问题。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理解,他这里所说的生活,不是指衣食住行;他所审视的,不是生活的方式,而是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期待你认真地审视自我,认清生活,然后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其中。无论是生活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生活,我都希望你可以主动思考一下,做些研究。希望同学们做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永远不要放弃追寻意义的努力。我始终认为,在精神的世界里,灵魂的觉醒、精神的自由和人格地站立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根本。
在这样的思考下,新的学期,学校重磅推出“12 + 1”种子系列活动,涵盖一至高三的12个年级,每个年级都精心策划了专属的种子活动,既包含有字之书,如“种诗成林”“先‘种草’后‘种书’”等主题阅读活动,愿你们在诗词歌赋、人文历史的笔墨深处,穿越时空、对话古今,触碰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建构个体精神高度的塔基;种子活动还包含无字之书,如“微光行动”“向上吧,种子少年”等主题互动实践,愿你们在人群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在现实生活中感悟道理与哲理。此外,还有1个面向全校的“萌芽”点子库征集活动,期待同学们主动思考关于生活、社会、人生的问题,知行合一、躬身入局,大胆地做一些研究,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同学们,“读者”是每个人应该拥有的最高贵的身份。我们希望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一本本美好的未来之书,最终创造出精神的绿洲。
北师大附中校长王莉萍:精神传承 创新自信 挺膺担当
春晖万象,华章日新。今天,我们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征程。在“回答时代呼唤 书写奋斗青春”这个主题下,我想以三个词与大家共勉:精神传承、创新自信、挺膺担当。
百廿附中始终与家国同频共振——赵世炎烈士“以我青春荐轩辕”的呐喊,曾在战火中点燃信仰的火种;钱学森学长至今仍在科技强国的星空中闪耀。从革命年代的热血青年,到建设时期的奋斗先锋,一代代附中人用行动践行“诚、爱、勤、勇”的校训,把家国情怀刻进了骨子里。
青春最踏实的模样,是用双脚去丈量山河,以知行合一践行担当。今年寒假,高一年级部分同学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主题,赴云南丽江进行教育价值体验研学活动。他们走进丽江一中,探寻“滇西北革命与文化摇篮”精神之源;前往儿童福利院,教孩子们画画唱歌,传递温暖真情;在丽江师范学院,参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听张桂梅校长如何用一生点亮山区女孩的未来的感人事迹,学习其“燃灯育人”的精神。这一路,同学们不仅翻过了高山峡谷,更读懂了教育的意义。当同学们像水滴一样深入丽江的土地时,附中人“说到做到”的实干精神和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紧紧联系在一起,前辈们留下的精神炬火在新一代附中人手中传递下去。
今年春节,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交相辉映,国产人工智能DeepSeek以突破性技术惊艳世界,其创始人梁文锋认为:创新首先是一个信念问题。敢于突破、勇于探索,才能在科技前沿取得突破。与此同时,电影《哪吒2》以匠心精神刷新国产动画高度,导演饺子团队用五年时间精心打磨作品,每一帧画面都追求到了极致,这种“破桎梏而明本心”的执着,正是创新探索的生动写照。从科技到文化,从人工智能到动画电影,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在不同领域的深厚实力,更激发了全社会对创新的热忱与信心。作为附中人,我们应当以这些创新成果为榜样,将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运用到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呼唤着青年一代要挺膺担当。我们或许会思考:作为中学生,该如何将“担当”二字写进日常?答案我想就在课堂上的专注眼神里,在课后面对难题的深度思考中,在各类活动的创意碰撞间……这些被定义为“平凡”的点滴,便是以青春特有之语法,回答着百年复兴的长卷叩问。
青春的本色,是让奋斗有回响;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独特的光芒!同学们,你们正青春、恰年少,愿你们的理想在这个春天扎根,用果敢的行动破土,向美好的未来盛放!
海淀区实验小学校长宋继东:六十年传承长征路 新时代智启创新人
△海淀区实验小学校长宋继东
新学期伊始,国家颁布了教育强国纲要,这就像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路,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任务。老师们要传承教育家精神,让教师这个职业成为大家都特别尊敬的行业;同学们要学习科学家精神,立志成为新时代有科学素养的好少年。站在新的起点,我对同学们有三点希望:
第一,热爱学校,追逐梦想。同学们,咱们的学校就像一个装满知识的大宝库,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学校建校60周年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活动,大家要积极参加学科活动、文艺表演、志愿服务这些有意思的庆祝活动。在活动里,大家可以尽情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用行动为学校争光。我们要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刻,大胆去探索不知道的东西,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为实现梦想做好准备。记住,每一个同学都有超级大的潜力,都能成为学校的骄傲!
第二,团结友爱,修身立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更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新学期开始,我们又回到了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班级和校园充满爱、和谐又友好。团结友爱是同学们相处的基础,大家要互相帮助,说话文明,真心对待彼此。课间休息的时候,玩一些文明的游戏;要是和同学闹矛盾了,别着急,找老师帮忙解决;看到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去帮忙;同学取得好成绩,我们一起开心,互相鼓励。平时和同学交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包容,这样我们的校园就会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第三,勤奋学习,运动锻炼。学习能让我们不断进步,运动能让我们身体健康。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遨游。还要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小课题研究,用项目化的方式学习,让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要热爱运动,每天积极参加跑步这些体育活动,在操场上尽情奔跑,锻炼自己的毅力,学会团队合作。不管是体育课、课间操,还是有趣的体育活动,大家都要积极参与,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让运动成为我们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今年是建校60周年,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我们要把实验人的好传统和好精神传承下去,带着满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踏实的作风,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一起努力,一定能在新的旅程中创造未来,一起收获更多的辉煌!
(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