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2-26 15:11:48
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四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内,54岁的陶女士正在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五次治疗就让我的左肩功能恢复了八成,这样的专业服务就在家门口。”陶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京口区30万居民的共同心声。
作为镇江市主城区,京口区通过“阶梯式就医”服务体系、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创新实践,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先后创成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区和江苏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
服务模式创新,三级医疗资源无缝衔接
在钻石铭苑小区,72岁的孙奶奶突发胸闷就诊的案例,诠释了京口区首创的“阶梯式就医”体系。基层首诊发现疑似冠心病后,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绿色通道当天将患者转至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又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这种“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模式,依托全区100%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省级示范中心,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精准投放。
京口区创新打造的“1+1”家庭医生工作室更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在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与公卫护士面对面办公的场景成为常态。这种组合打破了传统医防分离的壁垒,让慢性病管理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提升至75%和74.58%。
智慧赋能,数字医疗重构服务场景
“现在查体检报告,动动手指就搞定。”健康路街道尚友社区的李大爷熟练地打开微信公众号“健康京口微服务”,点击“健康档案”服务功能。这个集成区域影像中心、疫苗接种预约等功能的数字平台,已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更令人瞩目的是,该区构建的医院-社区二级联动“互联网+护理”体系,让静脉采血、导尿管更换等23项护理服务实现“网上下单、医护上门”。
在花山湾社区,卧床老人朱月英通过手机预约,定期享受褥疮护理服务;糖尿病患者董先生住院期间,医护团队通过智能终端实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些场景背后是覆盖全区的“1+5”智慧医疗平台支撑,实现了健康档案随身带、远程诊断即时达。
银发关怀,老年友善服务全覆盖
面对老龄化率已达18.32%的现状,京口区率先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00%覆盖。在谏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后的就诊环境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防滑地胶、无障碍通道、大字标识等设施一应俱全。更值得称道的是“三色网格”健康管理模式,将6.5万名老年人群纳入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配套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个性服务。
“我们不仅要延长寿命,更要提升生命质量。”京口区卫健委负责人介绍,通过7家省级老年友善机构建设,配套家庭药师工作室和康复联合病房,形成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老年患者社区首诊率提升62%,医疗费用支出下降18%。
健康守门人,用生命守护生命
在基层医疗创新的背后,是一群“健康守门人”的坚守。被誉为“最美社区医生”的杨凌,28年扎根京口区花山湾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收到锦旗30余面。她的出诊包里常年备着速效救心丸,手机24小时开机,成为空巢老人的“移动120”。这种医者仁心在京口区并非个例,全区51支家庭医生团队年均开展上门服务1.2万次,用脚步丈量出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1+1”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探索,到智慧医疗的全面赋能,从老年友善环境的营造,到健康守门人的温情守护,京口区正以创新实践诠释“健康中国”的基层答案。如京口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所言:“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就是我们最大的民生承诺。”
镇江市京口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书写了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京口答卷”,提升了居民健康福祉。
(张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