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杨永恩:以鼓韵叩响文明回响

2025-03-06 10:16:07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星河中,杨永恩的名字如同一串跃动的音符,既延续着西河大鼓的千年清韵,又奏响着跨文化传播的时代强音。他是非遗传承的守夜人,也是架设文明对话的摆渡者;既能以评书演绎家国情怀,亦能用歌舞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密码。

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曲艺表演艺术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他是单田芳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不仅是对他艺术生命的礼赞,更是对其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为桥梁连接世界的使命的深刻诠释。

金声玉振——曲艺江湖里的破界重生

若论杨永恩的艺术根基,必从其深扎泥土的曲艺血脉说起。他12岁跟随舅舅孔天然学唱西河大鼓、后拜著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白建章为师、2017年9月21日在鞍山正式拜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为师,成为单老关门弟子。他如同古琴艺人抚弦般,将西河大鼓的抑扬顿挫、评书的跌宕起伏尽数收入囊中。然而,他并未止步于传统的“口耳相传”。2011年随中国曲艺家协会出访欧洲,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参加“巴黎·中国曲艺节河北专场《燕赵风情》”,将传统评书曲艺与音效科技紧密结合,让西方观众感受东方艺术的震撼——传统韵律与现代科技并非对立,而是文明对话中可以深入人心的语言  在巴黎剧院引发轰动——杨永恩以字正腔圆的中国韵律,配合投影幕布上动态山水画的流转,将《杨家将》的忠义豪情娓娓道来。这场演出不仅斩获银奖,更让西方观众惊叹:“东方说书竟可如交响乐般震撼灵魂!”。当法国观众起立鼓掌,高呼“Bravo!”,他不禁感慨道,原来东方叙事也能让西方观众泪目。这印证了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鸣。

作为西河大鼓国家非遗传承人,杨永恩深知传统技艺的珍贵。他主张“字字珠玑,句句情真”,在每一次表演中都力求将传统曲艺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幽默诙谐的说书,还是声情并茂的戏曲,他都能游刃有余,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荷兰剧场

跨界织锦——在光影音画间重构文明图景

跨界是需要具备破界的勇气,还要有着对艺术执着的追寻。杨永恩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笑星大联盟》《我爱满堂彩》《有朋友远方来》《向幸福出发》《向经典致敬》等节目录制。连续八年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嘉宾评委,堪称是嘉宾评委席上的常青树。80年代他参与了影视剧《谁是杀手》《零点行动》、电影《追魂》的拍摄,这些影视角色让他深刻理解“小人物”的悲欢。

2018年12月份他推出原创歌曲《酒》MTV,在香港卫视播出并收获热烈反响。2019年发布原创新歌《好兄弟》,2020年发布原创新歌《朋友的酒》,2020年发布两首原创新歌《妈妈》《一生一世我爱你》等。歌如其人,豪情万丈,重义如山,旋律响起,顿感天高云阔,侠义之风迎面而来,情深义重,以诚动人,方是作艺的本心所在。

2020至2022年,他连续三年执掌中国教育电视台春晚总导演之位,将非遗绝活与现代科技熔铸一体……这场场文化盛宴,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亦是以创新姿态向世界发出的文明邀约。

无论艰苦岁月,还是改革发展新时期,中国曲艺表演艺术家杨永恩始终紧随时代脉动,高扬主旋律,用作品和表演诠释积极向上的力量,向世界传递热爱和平的理念。

他带着西河大鼓走进欧洲大地,让《杨家将》的故事在异国土地上绽放新芽;他在国际论坛上演讲时,常以一幅水墨画作喻道:“和平如墨色氤氲,需以包容为笔、对话为砚。”为践行这一理念,这一场景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他的艺术哲学:当传统艺术拥抱数字浪潮,便能生生不息。

传统与数字的共生之道

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曲艺的冲击,杨永恩选择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他尝试将评书段子改编为短视频,用直播讲述单田芳先生的往事——科技是工具,不是目的。就像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仍鲜活,传统艺术需在当代语境中找到新的呼吸方式。

薪火相传——真诚传世用心传承

杨永恩注重加强曲艺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重视培养曲艺艺术人才。

 

《笑星大联盟》

2021年5月,杨永恩收徒大会上群贤毕至,轰动一时,现场宣读十四位新收的弟子。杨永恩现场告诫徒弟们:“你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的建树,百花齐放,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甘于清贫,不要骄傲,希望徒弟们能真正热爱曲艺事业,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永恩说收徒首先要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人品,然后才是技艺水平,勤奋学习、修身立德,不仅要学习精湛的技艺,更要传承好高尚德行,薪火相传,百花齐放,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传承者。

大音希声,大道同行

杨永恩的艺术之路恰似一条蜿蜒的长河:既倒映着西河大鼓的清越鼓点,也激荡着数字时代的创新浪花;既扎根于五千年文明的沃土,又伸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苍穹。正如他在自述中写道:“艺术是文明的翻译官,无论是西河大鼓的鼓点,还是数字艺术的代码,都应传递同一个真理:人类对美好生活,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从未改变。”

(文/何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