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湖北省武汉情智学校:情智双育为孩子赢得未来

——湖北省武汉情智学校28年教书育人启示录

来源:民生网2025-04-11 20:06:33

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时代交响中,于教育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上,湖北省武汉情智学校校长徐海宴以前瞻性视野,将情商教育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度交融,构建起 “情商智商双育并重” 的特色办学体系。学校先后荣膺 “全国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心理健康辅导优秀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特色成功学校” 等多项国家级殊荣,并斩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素质教育创新实践的标杆。

这所诞生于20世纪 90 年代的民办高中,以 28 年办学实践印证:真正的教育,是为每个生命搭建绽放独特光彩的舞台。从初创时的教育理想萌芽,到如今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育人模式,情智学校始终坚守 “双育” 初心,让教育回归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赋能。

作为学校创始人,徐海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校长”“湖北省首届民办十佳校长”“武汉市学校基层党组织十佳书记” 等荣誉称号。他受邀为湖北省社工部干部培训班主讲专题党课,将情智教育与党建工作创新结合;出版专著《成就人生:情智双育》,成为教育领域畅销书;撰写的数十篇情智教育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引发全国教育界广泛热议。西藏、广东、安徽等地教育代表团纷纷慕名到访,就情智教育模式开展深度交流,彰显其办学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溯源:国际理念与东方智慧的融合

1997 年,正值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掀起全球情商教育热潮,时任湖北省某出版社社长的徐海宴赴美考察时,在校园里目睹了这样的场景:学生通过 “情绪管理工作坊” 平和化解人际矛盾,在 “服务性学习” 中主动践行社会责任。

这些充满现代教育气息的实践,与他记忆中孔子“修己安人”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奇妙共振 —— 西方的情商培养体系,竟与东方 “仁者爱人” 的哲学智慧如此契合。他敏锐洞察到,这正是破解应试教育弊端的关键钥匙。

考察归来,徐海宴做出破茧之举:辞去社长职务,以 “教育创业者” 的姿态,在江城武汉开垦出一片以东方智慧为根基的情智双育试验田 —— 武汉情智学校应运而生。

他创造性地将《礼记》中 “转识成智” 的哲学智慧融入现代教育,提出以 “立信仰、立人格、立善德、立责任、立感恩” 为核心的 “情商五立要素”,并确立 “情商智商双向开发,素质特长全面培养” 的办学理念,立志培养既有家国情怀之根、又具国际视野之翼的情智双优时代新人。

这场始于东西方教育对话的办学实践,就此拉开了中国民办教育探索 “全人培养” 的序幕。

理念:构建情智教育的“范式”

办学28载,武汉情智学校深耕 “情智双育” 理念,构建起系统化育人体系,并将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教育自觉 —— 这里没有专职德育工作者,每位教师都是 “双育” 践行者,既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学业发展的导航者。

学校以 “五个立” 情商培育体系与 “5356 高效学习法” 为双引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五个立” 铸魂工程,以红色文化厚植信仰根基(立信仰),以孔子君子文化涵养人格境界(立人格),以志愿服务培育利他精神(立善德),以班级自治强化责任担当(立责任),以家校共育浸润感恩之心(立感恩),构建起“认知— 实践— 内化” 的立体化德育闭环。

“5356 高效学习法”,独创 “5分钟微课导入+ 3层训练+5维反馈+6步进阶” 模式,打破知识壁垒,打通 “学 — 思 — 用” 转化通道,形成 “转识通慧” 的智商提升路径,让课堂成为能力生长的孵化器。

在教学模式创新领域,学校打造 “2772 高效课堂” 与 “9851 考试法” 两大特色品牌:2772 课堂模式,遵循“少教多学” 理念,20%课时用于教师精准精讲,70%课时留给学生互动探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思维碰撞),7% 课时进行即时检测反馈,2%课时提炼核心结论,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 的深度学习场景,使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能力培养贯穿课堂全流程。

9851 考试策略,聚焦 “分层突破、心理赋能”,90%精力夯实基础题确保保底得分,8%精力攻克中档题提升分数段位,5%精力挑战难题实现突破,1%精力用于考前心理调适与应试策略优化。该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体系的同时,同步提升问题拆解能力与抗挫折心理素质,形成 “知识储备 — 应试技巧 — 心态管理” 的三维竞争力。

从理念落地到方法创新,情智学校始终以 “全人培养” 为旨归,让情商培育有根有魂,智商提升有法可循。在这里,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仰的传承、人格的塑造、能力的生长 —— 当 “情智双育” 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范式,每个生命都在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这正是 28 年办学沉淀的核心竞争力。

践行:让情智双育成为学生未来的深刻记忆

在教育实践中,武汉情智学校以 “情智双育” 为锚点,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通过文化浸润工程厚植精神根基,依托 “三航计划” 锻造师资梯队,创新量化评价机制推进素养培育,联动家校构建协同育人场域,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成长轨迹。

武汉情智学校英雄文化园

校园内的英雄文化园与杏坛文化园,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全国首创的 “英雄武汉群英浮雕墙” 前,学生化身 “红色讲解员”,累计完成 314 场省内外接待讲解,在讲述100个英雄故事的过程中,淬炼出卓越的演说能力;杏坛文化园内,孔子雕像与十大哲门弟子群像静立银杏环抱之中,37所名校近百位教授书写的100幅孔子君子金句墨宝陈列于情智文化展览馆,学生每日在此诵读经典、接待访客演讲,让千年哲思通过声音与行动实现当代传承。

更具突破性的是,学校借助 AI 技术打造 “会说话的雷锋雕像”,构建全息虚拟理化生地智慧场景,实现孔子与机器人的跨时空对话,让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中焕发新生命力。

“三航计划” 培养体系成为师资成长的 “动力引擎”:启航计划,实施新教师导师制,一对一结对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领航计划,联合九大学科区教研员每月入校指导,形成“校内骨干+校外专家”的立体化教研网络,中年教师(在校 10-20 年)占比超 50%,成为教学攻坚的中流砥柱。远航计划,成立名师工作室,由校内16 人专家团队(含特级教师陈立学、田剑亮,高级名师赵蓉、李友华等)组成,聚焦“问题链教学法”“9851 考试法”等特色教学法研究,常务副校长刘超深耕 20 年,运用创新教法创造班级数学平均分提升 30 分的奇迹,所带学生百余人考入一本院校。

该校 “巾帼教师天团” 更是育人亮色:这支占比超 70% 的女教师队伍中,既有全国优秀班主任、省市 “最美教师”,也有荣获武汉市 “巾帼文明岗” 的高三教师团队。她们以细腻的情感联结与专业的教育智慧,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与学业引路人。

在教学管理层面,学校构建“严基固本+多元输出”的双轨培养体系:考试管理严格对标名校标准,纳入省市重点中学联考体系,通过规范书面表达训练、限时答题强化等举措筑牢知识根基;搭建 “学生直播课堂” 平台,鼓励学生化身 “小老师”,将所学转化为讲解与写作输出,在角色互换中实现知识内化与潜能激发,形成 “输入 — 转化 — 输出” 的闭环学习模式。

通过班主任积分制考核,学校推行 “三年十个一” 情智成长体系,将素养培育转化为可量化的实践路径:文化浸润,诵读 100 篇伟人诗词、100 句孔子君子语录并完成解说;实践赋能,完成 100 次家校社区志愿活动、分享 10 个英雄故事;技能养成,人人掌握一套太极拳、书写一手规范汉字、阅读 10 部经典名著、发表 10 篇原创文章;成长目标,考入理想大学。毕业时,完成全部指标的学生将获颁 “情智荣誉证书”,这份特殊的成长档案,成为对青春最庄重的加冕。

学校成立党员家长委员会,创新“家长思政课”模式:党员家长走进课堂讲授党史,参与 “绣红旗”“高考誓师” 等大思政活动;开设 “家长课堂”,搭建代际沟通桥梁,促进家庭与学校在价值观培育上同频共振。家长深度参与晚自习值守、食堂膳食管理、校园安全巡查等日常事务,形成 “教师用心、学生专心、家长放心” 的三维育人生态。

武汉情智学校孔子杏坛广场

在武汉情智学校的育人图景中,多元对话与跨界赋能构成鲜明特色。学校定期邀请文化名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及 “三老” 代表(老党员、老模范、老英雄)与学生面对面,构建多维度成长坐标系:心理学家王大成博士每周驻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个体咨询,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特级英语教师高雅琴的高效学习法分享会,曾让学生易诺轩从抵触英语转变为主动钻研,最终叩开语言学习的大门。

在 AI 重塑教育生态的时代,该校坚守 “培养完整的人” 的核心理念,以科技赋能教学创新:建成 AI 实验室并引入前沿设备,构建 “人师主导 + 人机协同” 的个性化辅导模式 —— 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诊断学习盲区,为每个学生生成定制化提升方案,既让教师辅导有的放矢,更帮助学生高效填补知识缺口;机器人对话教学、武大及华中师大教授主讲的 AI 前沿课程,持续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探索热情,在心中种下面向未来的竞争力萌芽。

针对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学校打造立体化升学矩阵:三高文化实验班,汇聚名师团队,依托 AI 教学系统,为文化成绩优异、志在学术深耕的学生提供精准培养方案;艺术特长班,涵盖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传媒、表演等六大专业方向,配备高校资深导师与全职教练,构建 “专业课 + 文化课” 双轨提升体系,近年本科上线率稳定在 95% 以上;国际特色班,开设中美双文凭课程,配备雅思定制化培训与升学指导,为意向留学或报考国内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搭建 “语言关 — 文化关 — 学术关” 三位一体通道;体育单招班,聚焦武术、足球两大单招项目,联合专业教练团队制定训练计划,近三年体育单招录取率达 88%,助力特长学生圆梦一本高校。

在文化浸润方面,学校构建 “经典打底 + 特长增色” 的素养培育体系:每日晨读经典、每周书法课、武术、舞蹈选修课等常态化活动,涵养学生君子气质;播音主持、演讲表演等社团课程,助力塑造阳光性格与健全人格。28 年办学历程中,校园始终保持 “零欺凌” 记录,师生互尊、生生互助的文明校风成为鲜明标识。

凭借 “情智双育” 的扎实成效,该校吸引了教育工作者、文化名人、高校教授等高素质家长群体的深度认可。每年,大批学子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艺术体育特长生选拔、国际升学通道等多元路径考入理想高校,形成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的育人口碑,成为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深度融合的典范。

从文化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到科技赋能的教育创新,从师资梯队的系统化培养到成长路径的精准化设计,武汉情智学校始终坚守 “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光彩” 的初心。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在科技中对话,分数与素养在实践中平衡,家庭与学校在协同中共生,共同书写着情智双育的时代答卷。

追踪:教育的目光应紧盯孩子的未来

真正的优质教育,核心在于培育学生适应未来、进取向上的内生动力,而非局限于当下分数的考量。武汉情智学校深耕 “君子上达” 的育人哲学,以 “情商智商双育” 为基石,为学子铺就四条成长之路:以 “君子上达” 引领持续发展,以信仰教育培育社会责任,以创业精神驱动自我实现,以生活智慧奠基幸福人生。

在情智校园,每日晨读孔子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等经典语录,成为学子唤醒进取意识的精神仪式。这种浸润式文化滋养,化作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宋宇从本科起步,一路攻读牛津大学硕士、加拿大博士,最终创立律师事务所,成为法律界翘楚;俸丽棠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后,以优异成绩斩获硕士学位,目前正赴美深造,在音乐学术领域勇攀高峰。

学校课余党校已成为培育红色信仰的摇篮,每年超百名学生获颁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这份精神烙印,激励着他们在大学和职场持续向党组织靠拢:贾奥洋考入一本院校后,大二即加入中国共产党,读研期间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李红超从华中师大毕业后投身央企党建工作,在岗位上尽显责任担当,成为青年党员的标杆。

在职场与创业领域,情智学子同样以双育优势脱颖而出:杨欢以书法专业硕士身份入职省档案馆,业余时间创立工作室,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播;冯甘行之凭借书法专长创办文化机构,与校友携手打造创业平台,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反哺社会,诠释着情智教育 “达己及人” 的追求。

教育的成功更体现在对人生的长远赋能。吴封德大学毕业后加入公安系统,现任特警大队副大队长。他将情智双育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培养子女全面发展,更常返回母校分享成长故事,以亲身经历印证:情智教育赋予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应对人生挑战的智慧与底气。这些散落于各领域的鲜活案例,共同勾勒出情智教育 “点亮个体、辐射社会” 的育人图景。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