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公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镇江慈善事业二十年发展综合报告发布

来源:民生网2025-04-25 16:04:21

4月25日,镇江市召开慈善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镇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大福发布了纪念市慈善总会成立二十周年主要活动及《镇江市慈善事业发展综合报告》。

顾大福介绍,2005年4月镇江市慈善总会成立,今年是20周年。经市慈善总会与市民政局研究决定,并经市委常委会同意,拟开展专题纪念活动。全面总结展示20年来全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成果,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进一步凝聚慈善力量,不断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镇江新实践贡献更多的慈善力量。通过活动的举办,努力实现四个提升,即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显著提升,慈善品牌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全面提升,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持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切实提升。

纪念活动主题为“春华秋实二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活动从4月份开始贯穿全年。活动内容主要为:发布《镇江市慈善事业发展综合报告》,向爱心企业、单位和个人发感谢信、授20周年纪念章;举行“爱心接力、善润城乡”媒体基层行系列宣传活动等八项纪念活动。

《镇江市慈善事业发展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镇江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联合发布。《报告》以回顾总结的形式,回顾总结市慈善总会二十年来的风雨历程,用事实说明历届慈善总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特有优势,坚持依法行善、慈善为民、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公平公正,在扶贫济困、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的积极贡献。

《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充分、救助成效显著,主要展现了20年来镇江市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慈善救助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所有街道均成立慈善服务中心,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慈善工作站并实质性运行。全市构建起“慈善+社工+志愿者+网格员+社会力量”的融合发展组织体系,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每个镇(街道)都成立了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全市目前拥有慈善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5000人,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困难群众的朋友,成为各级慈善组织“加长的手臂和耳朵”。市慈善总会截止2024年,结存资金已达20801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6.4倍。

二是慈善救助方法坚持与时俱进。救助重点突出在聚焦特殊困难群体、聚焦低收入困难人群、聚焦农村困难群众等三类困难人群;救助方法由“大水漫灌”式改为“精准滴灌”式;发现困难群众的途径由过去的“人找服务”改为主动调研,沉到群众身边,形成“找人服务”“零距离、快救助”的格局。

三是慈善资金依法使用、严格管理、公开透明。市慈善总会建立了规范的慈善资金募集、使用办法,坚持捐款自愿,实行专户储存;建立了完善的慈善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生成、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绩效评估等方面均有规范要求。20年来,全市慈善总会系统累计募集资金24亿多元,救助支出近14亿元,有百万人次困难群众得到慈善救助,无一例投诉。

四是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镇江慈善工作的许多做法得到中华慈善总会、市委、市政府和省慈善总会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受到救助的困难群众的高度评价。“家门口慈善”服务项目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面,并在全省总结推广;多个慈善项目被授予“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多次获得“镇江慈善奖”“江苏慈善奖”。

会上,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曾云、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兼项目部主任甘培华、市慈善总会“家门口慈善”服务项目负责人刘卫华分别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张鹏云 朱庆庆)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