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市场监管总局: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来源:民生周刊2025-05-06 15:10:57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广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这一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回应群众对广告乱象的关切,进一步规范广告市场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优化消费环境。

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违规广告问题突出,亟待整治

近年来,我国广告产业快速发展,但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违规广告问题突出。例如,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领域存在“神医”“神药”等虚假宣传;金融理财广告以“保本无风险”等误导消费者;教育培训机构虚构“包工作”“快速致富”等承诺;互联网广告则因“软文”推广、AI冒充专家等问题饱受诟病。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阻碍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的出台对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意义深远。通过规范广告市场,增强消费者信心的同时,也为提振消费提供基础支撑;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监管资源打击典型违法广告,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通过清除市场“劣币”,为合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能推动广告行业向质量优先转型。

无科学依据的“零糖”“零卡”“无添加”等标签将被严查。图为北京丰台某超市里,顾客在选购调味料。(图/于海军)

围绕五大领域细化整治任务,覆盖广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通知》明确以“重点民生领域”和“互联网新兴媒介”为监管核心,围绕五大领域细化整治任务,覆盖广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对于医疗健康类广告监管,重点打击宣称“包治癌症”“治愈近视”等夸大疗效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例如,对“神医”代言、虚构医学案例等行为从严查处,严防误导公众健康观念。同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医疗器械广告需严格遵循科学依据,禁止暗示治疗功能。

在普通食品广告规范方面,针对普通食品广告“疗效化”宣传乱象,要求禁止宣称保健功效或疾病预防功能。例如,无科学依据的“零糖”“零卡”“无添加”等标签将被严查,防止利用消费者健康焦虑进行虚假营销。

金融广告风险管控加码,重点整治面向老年人、学生等群体的金融理财广告,严禁使用“免审核”“零利率”“保本无风险”等诱导性表述。此类广告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吸引高风险投资,监管部门将通过跨部门协作,打击非法集资、高息揽储等行为。

家长关心的教育培训广告治理方面,《通知》明确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类广告,重点查处虚构国家机关授权、伪造“职业资格证书”等行为。例如,宣称“包就业”“高薪保障”的虚假承诺将被纳入黑名单,并联合人社部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互联网广告秩序整顿再加强,强化对“软文”广告、AI生成内容的监管。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冒充专家、明星发布广告,或通过算法定向推送违法广告等行为将被重点打击。同时,要求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广告审核机制,从源头减少违规内容传播。

推动广告市场秩序向“长效治理”转变

《通知》不仅强调对广告市场秩序的短期整治,更注重构建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推动广告市场秩序从“应急管理”向“长效治理”转变。

在服务型执法与合规助企方面,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广告合规助企行动”,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解析等方式帮助企业理解法规边界。例如,针对新兴的AI广告技术,提供合规指引,避免企业因技术误用触犯法律。

在跨部门协同与平台责任方面,加强与金融、教育、卫健等部门的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对涉嫌非法集资的金融广告,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快速冻结涉案资金;对虚假医疗广告,协调卫健部门追溯涉事医疗机构。同时,推动互联网平台建立广告内容“事前审核+事中监测+事后追溯”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在社会共治与消费者教育方面,鼓励公众通过投诉平台参与监督,并定期曝光典型案例。例如,市场监管总局计划发布“违法广告十大案例”,以案释法提升公众辨识能力。此外,通过媒体宣传普及广告法规,增强消费者对虚假广告的“免疫力”。

《通知》的出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有评论指出,此次整治行动将从多层面重塑广告市场生态。     

在净化消费环境层面,通过打击虚假宣传,降低消费者决策风险,提振消费信心。

在优化行业竞争层面,淘汰违规企业,推动广告行业从“流量至上”向“质量优先”转型。

在创新监管模式层面,探索AI监测、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提升广告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细化行业标准,尤其是在新兴行业、新兴平台等方面出台专项规范,确保监管始终与市场创新同步。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9期、4月28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重点民生领域为监管重点(主题)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