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高铁行业大国工匠

来源:民生周刊2025-05-06 15:34:00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4月末,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唐山工职大”)的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里,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学生,正在通过智能实训系统,学习动车组检修技术,模拟动车组驾驶。

21岁的王功铎和老师一起调试高铁转向架的装配精度,他的动作熟练,不像个大二学生。

“再检查一遍螺栓扭矩,必须完全符合工艺标准。”老师张丽丽在一旁指导。王功铎点点头,拿起扭矩扳手,手法精准。谁能想到,这个半年前还对高铁制造一知半解的职业院校学生,如今已经能独立完成关键部件的装配。

这是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近两年来,唐山工职大校区里一个常态化的教学场景。

2023年8月,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这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近两年来,这个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6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7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所属55家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组成的“共同体”,正在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机制性障碍,也正在改变着像王功铎这样的职教生命运……

教师在校内高速综合检测车旁为学生讲授检修技术要点。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布局全面铺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其诞生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启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共同体成立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全面铺开。

那么,这个共同体为何选择轨道交通装备行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考虑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集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带动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另一方面,考虑中国中车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研制的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化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明显,并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示范效应。   

“行业共同体与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形式不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更加注重政府搭台、机制保障,更加注重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更加注重高水平大学在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内涵、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教室里的高铁生产线

在唐山工职大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一列长长的动车车体和动车车辆核心实训模块引人注意。

“这个动车组头车,是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提供给学校的。”唐山工职大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孙慧对《民生周刊》记者说,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工业体系发展速度快,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校企合作培养能避免教学和产业出现脱节。

唐山工职大以真实的高速综合检测车头车为实体,并结合真实车辆环境及动车组半实物仿真设备,打造“高铁动车组虚拟工厂”,设计开发虚实结合生产设备、生产场景以及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生产实训区。

“这样的教学场景,在以前难以想象。”唐山工职大自动化工程学院教学办主任董瑞佳表示,以前学生到大三时才有机会去企业实习,而现在大一新生就能接触真实项目。

如今,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的唐山工职大,发现共同体企业的岗位需求由一般技能型岗位向复合型、创新型技能岗位转变。

“经过调研发现,行业对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对能够‘扎根生产一线、具有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解决现场较复杂问题’的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孙慧说,共同体的成立,可以有效解决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明确,支持共同体内的普通高校联合中车及共同体成员企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优先支持轨道交通类“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专业。支持共同体内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升学与就业并重,联合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扩大贯通培养规模。

对此,唐山工职大与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中车唐山公司等共同体内高校、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全国首个职业本科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于2024年9月招收首批本科生。

目前,唐山工职大开设的与轨道交通有关的专业有两个,其中,高职专业是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在校生379人;职业本科专业就是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专业,2024年首届招收30人。

一位在校生的家长坦言:“以前觉得孩子上职校没啥好出路,现在看孩子还没毕业,就被大企业‘预订’,我们家长对职校的认识该改变了。”

如今,唐山工职大还与中车唐山公司互设教师工作室,联合组建“教授+高工+名师”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现双方员工业务能力的共同提升,共同开发课程,编制新形态教材,服务人才培养及员工职业发展。

2024年暑假,唐山工职大组织6名专业教师赴中车唐山公司参加为期6天的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学习轨道交通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

唐山工职大学生在操作工业机器人。

校企共建高铁国际学院,培育海外高铁工匠

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采用多方合作、共同牵头的创新形式,政、企、校联合的合力将被激活。

2024年5月,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共同体建设,唐山工职大校长张建军率队赴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学习。其间,中车推进共同体建设工作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共同体建设要重点围绕校企联合教材开发、共建实训基地、随企出海等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金基地)推进共同体建设,助力国家高铁技能人才培养。“希望唐山工职大等院校继续深化与中国中车等相关企业深入合作,凝练、总结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树立共同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范。”

在随企出海方面,唐山工职大秉承“高铁开到哪儿,服务送到哪儿”的国际化办学理念,携手共同体成员,计划在巴基斯坦等中车唐山公司国际项目落地的国家和地区招收海外留学生100人以上。

孙慧介绍,为了让专业紧密对接高铁“走出去”需求,唐山工职大联合中车唐山公司在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高铁国际学院”。

同时,唐山工职大积极开展中外合作项目,招收留学生来校学习。“一批批留学生顺利毕业,他们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使者、中国高铁制造与检修技术的传播者。”孙慧说,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会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人才摇篮”。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9期、4月28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培育高铁行业大国工匠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