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主编笔记|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来源:民生周刊2025-05-06 16:01:05

严碧华

3月下旬,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花艺赛项结果出炉,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骆兰婷斩获一等奖。赛前,为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精准把握每一种花卉的特性,骆兰婷和同学们频繁穿梭于花卉市场……

智能制造领域也是如此,赛事融合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参赛选手必须认真学习、苦练技能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以飞机维修赛项为例,参赛者在有限时间内要精准掌握飞机铆接原理和规范查询手册方法,灵活运用机械维修、部件修复等技术。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舞台上,选手们激烈角逐,精湛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比赛是检验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近年来,湖南省通过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引导职业院校培育出一批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近日举行的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紧扣陕西省重点产业需求,涵盖智能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农林牧渔等领域,围绕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进行。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则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参赛选手们按工作任务书给定的机械装配图,完成机械、气路等安装,并进行调试。

各地举行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岗位需求,引导学校将竞赛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或实训模块,将赛题融入课程设计,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前沿性。

在一些赛项里,还有企业参与命题工作,将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融入题目,为竞赛内容注入“实战元素”。

对于学生来说,参赛是提升技能、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对于学校而言,赛事成为检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

此外,通过赛事可以紧跟市场需要进行教学,更好促进供需匹配,解决就业问题,服务经济发展。

充分肯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学校过分关注比赛结果,而不重视日常教学。对于这种现象要警惕,须谨防学校为了参赛取得好成绩,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或倾斜于少数选手,而忽视绝大部分学生实际需求。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基于此,职业院校要为每一名学生创造条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基本办学模式。

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3年来,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越来越紧贴行业和产业发展实际,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接下来,职业院校应紧盯产业链条、技术前沿、民生需求,进一步增强对接市场需求的精准度,通过产教融合、以赛促教,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9期、4月28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