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5-08 07:21:35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场震撼人心的“岳山造林大会战”在岳山峰下打响。数万名造林民兵怀揣着满腔热血,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挥舞银锄,在岳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成功将残林荒山改造成郁郁葱葱的林海,同时也孕育出了“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时光流转至本世纪初,岳山脚下一位土生土长的生意人黎秋岳,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毅然放下了县城里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家乡承包岳山茶园。
从那时起,黎秋岳以“岳山造林大会战”的精神为指引,勤耕苦种,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坚守了二十余载,只为擦亮“岳山茶”这一地方名优土特产品牌。
黎秋岳在茶叶加工车间作业。
黎秋岳的创业路上离不开叔叔黎荣修的支持与鼓励。黎荣修不仅是岳山茶场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岳山造林大会战的亲历者。他期望,自己的侄子能将现代经商理念引入茶场,传承“岳山造林大会战”的艰苦奋斗精神,接过发展“岳山茶”产业的接力棒,让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黎秋岳没有让叔叔失望。接手岳山茶园后,黎秋岳将茶园的利润和妻子门店的经营收入都投入到茶园扩种中。他下定决心,不仅要擦亮“岳山茶”这一地方农产品名牌,还要将“岳山造林”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带动更多年轻人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技术员向采茶人员介绍采摘茶叶的规格要求。
经过多年不懈打拼,岳山茶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茶园规模不断扩大,茶叶质量稳步提升,品种也日益丰富——从过去单一的岳山绿茶,拓展到如今的红茶、绿茶、白茶三种主推产品。
此外,黎秋岳还积极申报了“岳山红”“岳山绿”商标,产品销售渠道也从县内逐步拓展到县外,甚至远销湖南、四川等地,年产值达250万元。
岳山茶场。许庆彬 摄
如今,黎秋岳不仅在岳山西侧的二岳山峰下成功经营着300亩茶园,还引进了多个优质茶树品种,在岳山东侧种植新旧茶园共500多亩。这些茶园为当地村民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
黎秋岳并未满足于此,他表示,下一步要将自己多年实践总结出的茶树种植管理技术传授给岳山脚下的乡亲,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岳山茶”产业,使其成为强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谭上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