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20:19:52
爱,不在于接受,而在于付出,付出爱的人才能体会爱的价值,有爱心的人,也才能表现出爱的艺术。陈爱萍有一颗大爱之心,她以大爱之心表现艺术之美,她以大爱之心爱着家人、爱着观众、爱着收藏家。
陈爱萍是一位全能画家,油画、漆画、国画、岩彩,人物、山水、花鸟,能工笔、能写意,还能兼工带写。陈爱萍路子很宽,视野很广,她借助娴熟的艺术表现力描绘眼中之美、胸中之美,造化之美,她以物抒情,表情达意,绘出了自己的精神面貌,也绘出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陈爱萍生活在一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家庭,自幼喜欢绘画,1964年15岁的陈爱萍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素描、造型、色彩,获得系统而严格的训练。1968年毕业之后,陈爱萍插队后到明溪县文化馆画宣传画,朝夕不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1978年,陈爱萍在周思聪的启发下奔赴北京,在北京画院跟随周思聪学画一年。这一年,陈爱萍在周思聪家附近租了一间小屋,每周六到北京画院,听周思聪老师分析画、看周思聪老师改画、看周思聪老师画画;这一年,陈爱萍以周思聪为近水楼台,沿着“徐蒋体系”,对笔墨造型、人体结构进行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索,画惠安女、画儿童、画仕女、画伟人,陈爱萍画了大量的作品,既锤炼了笔墨,又锤炼了造型。《惠安女》系列、《儿童》系列……,陈爱萍均能“落笔得其神理,写照如镜取影”,眉睫、意态、神情,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可以说,陈爱萍吸收了周思聪之精华,博约了“徐蒋体系”之真谛。
一年进修后,1979年陈爱萍回到学校举行《陈爱萍进修汇报展》时,全校师生无不赞叹不已,反响热烈。
1984年,陈爱萍又在北京画院跟随潘洁兹学画一年。这一年,陈爱萍住在潘洁兹家,每天在潘洁兹夫妇耳提面命的教导中,孤灯辉映,锐意摩学,三矾九染画工笔,精雕细琢打基础。这一年,陈爱萍按潘洁兹先生要求画了三遍《八十七神仙卷》临摹:《日本女》《浣沙图》……陈爱萍丹青敷彩,艺尽其妙,人物形象,若以形写神,则神形兼备,若以神写形,则悟对神通。色彩、造型、气韵,动笔神似,仿佛画外有情。
1985年,陈爱萍跟随潘洁兹学画一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资进修班。这一年,陈爱萍得到蒋采苹、黄均、李少文等名家的指导,又求教于李苦禅、李可染、萧淑芳、崔子范、阿老等艺术名家。这一年,陈爱萍开阔了视野,在返校后不懈努力中创作大量作品:《嫦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祖姑皇妃》《麻姑献寿》《绿荫》《牡丹仙子》《闽南人》……她陆续以三幅画(油画、漆画、岩形画)入选全国展而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资格。也实现了人物、花鸟、山水、漆画、油画、岩彩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并把工笔与写意不同画法各上层楼,皆成精妙;后来陈爱萍又上一年福建省高师研究生班以优异成绩与多篇论文破格获教授职称。
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位在知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又是《厦门市花园式单位》,成为众多知名艺术家写生、考察、创作地。全国许多大画家来该校上课、写生、调研。她必须协助学校悉心照顾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画家,同时,与大画家一起写生、画画、创作,顺便向众多大画家请教画理画论,解疑释惑,并与众多大画家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广收博取,融汇众家之长,陈爱萍的艺术创作也突飞猛进。
在名师指授与刻苦钻研中,陈爱萍成为画坛冉冉升起的画坛新锐,1988年以来,举办大大小小的展览几十次。专家、评论家、收藏家的褒扬、赞许也都为陈爱萍带来借鉴和思考,并不断让陈爱萍修正探索目标、调整艺术形式、完善表现技法。
渐变、渐悟之后,陈爱萍跃入一线名家行列,成为收藏家追逐的对象,被誉为最具潜力的女画家。
鼓浪屿,那里是陈爱萍50年成长成熟的地方,也是她的家人生活的地方,她深情地爱着那里的一草一木,她爱着她的家人。她立足鼓浪屿,表现可爱的儿童、画家乡莆田、画妈祖、画惠安女,笔耕不辍,非病不休,她画了很多大画,也画了很多小品。《妈祖巡海图》《山林女神》《和平女神》《麻姑献寿》《斩怪图》《绿荫》《百子图》……,一幅幅人物作品,或工笔、或写意、或工写结合,概括、提炼,心追人物神形,手摩色彩线条,形神俱足,气韵生动;《湄洲庆典图》《海上花园春色好》《梦回鼓浪屿》《鼓浪屿之波》《鼓浪雄风》《湄洲潮音》《旭日东升》……,一幅幅山水作品,千里海天尽其妙,万里山水出其秀,近视,仿佛有千里之远,远望,又似若不离坐外,其势、其质,景随意生,境由心造,隽永中洋溢着浑厚,含蓄中涌动着澎湃的力量,静穆中激荡着磅礴的气势;《鸟王之舞》《八只金鱼》《花果》《富贵牡丹》《胡姬花》……,一幅幅花鸟作品,观物象,取其真,写其意,得妙趣,时代感、装饰性、艺术性,洒脱处,韵味无穷,洗练处,意蕴丰厚,灵动处,妙趣横生。
人物、花鸟、山水,是陈爱萍师古法、师名师、师吾心、师造化的结果,也是陈爱萍凡数万本,方得其真后的笔底升华;人物、花鸟、山水,陈爱萍也搜了妙意、入了真情、创了自我,绘出蔚为大观的华彩。
丹青敷彩、笔墨春秋,转眼之间,陈爱萍也已经76岁了,可是,创作、思考,她依然充盈着澎湃的力量,躬耕求索,不知疲倦。她还常常到各处名胜大川,爬山、写生,她依然像天真烂漫的少女,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陈爱萍以精彩的人生、独特的艺术而风姿绰约于当代画坛,她的艺术也如她的老师一样为当代画坛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样式,那样真切,那样纯粹,又是那样富有感染力。
(文/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