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陈爱萍:以榜样鉴己情 拟典范为己艺

2025-05-12 20:30:23

丹青不知老将至,转眼之间,陈爱萍也76岁了,她常常怀念她的恩师。几十年以来,陈爱萍也像她的老师一样,在艺术中静心求索,不知疲倦,在艺术中追逐崇高,发挥才情。如今陈爱萍也像她的老师一样,因其艺、因其学、因其情,成为一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艺术家,虽已“白首”,依然不忘初心,她神游艺术,积学厚养,还多年奔走相告,为老师周思聪树碑立传,如同罗聘对金农一样,多年四处运筹金农诗书,如同高翔对石涛一样,多年默怀师友之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张仃、华君武、王朝闻、吴冠中、崔子范、石齐、周思聪、万青力、常沙娜、潘絜兹、刘文西等很多知名画家多次到鼓浪屿写生、到学校讲座,作为陈文灿的贤内助,又是教学一线的战友,陈爱萍便顺理成章地冲在一线,招待远道而来的大画家,忙前忙后,悉心照料。同时,看大画家写生,向大画家请教画理画论,由此与很多大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师友关系。

那时,受画家周思聪的启发,陈爱萍萌生了到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的想法,即便那时陈爱萍已经是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的美术教师,也是一位功力深厚的画家,她依然非常渴望得到更多学习的机会!

 

1978年9月陈爱萍北上追随周思聪学写意人物画,为了求教方便,陈爱萍在周思聪家(白塔寺)附近(太平桥)租了一间小屋,每天画到深夜,每周六带着习作到北京画院聆听周思聪老师讲评批改,观摩周思聪老师创作,然后,回到租住的小屋,目识心记、摩仿手追、继续写意,周而复始,锐意摩学,进步也很快。

周思聪为人随和,陈爱萍为人热情,周思聪与陈爱萍相差十岁,同样痴迷绘画,她俩建立了亦师亦友的闺蜜深情。

1984年,陈爱萍又争取一次北京画院学习的机会,跟随画家潘洁滋学画,吃住都在潘洁滋家。由于潘洁滋的爱人是周思聪小学美术启蒙老师,周思聪与潘洁滋夫妇关系很好,相处也很融洽,又因共同教授同一个学生,周思聪每每外出写生、每每举办画展都让陈爱萍跟随左右,一方面,有陈爱萍照顾、提醒,周思聪觉得心里踏实;另一方面,陈爱萍果断干练,做事不拖泥带水,可以为周思聪独当一面。那时,周思聪已经名震画坛,经常出席活动……陈爱萍会替她接送孩子、关心她个人形象……每当回忆恩师、意犹不尽,动情之处,时而落泪。

在北京画院跟随潘洁兹学画一年后,陈爱萍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资进修班,蒋采萍是班主任。那一年,陈爱萍把儿子交给母亲照顾,自己带着9岁女儿在北京又学习一年,这一年听贺友之讲座、有黄均、李少文、蒋采苹等先生上课,陈爱萍组织全班进修生课外“恶补”人体速写课、访名师、又夯实了人体结构基本功。

 

在北京学习的三年里,只要有时间,陈爱萍就与周思聪在一起画画、写生、办展览、出席活动、参加会议。她们去过黄山、泰山、南京、石家庄、孔府、孔庙、沂蒙山……陈爱萍陪周思聪老师到学校开讲座,参加专家名流的学术研讨会。陈爱萍见证了周思聪的喜怒哀乐,见证了周思聪内心的善良、细腻的情感、澎湃的激情、奉献的精神,宽厚而优雅,从周思聪老师那里学到写意人物画的真本领。

很长时间以来,陈爱萍都沿着周思聪老师艺术之路探索、前行、画惠安女、画老人、画儿童、画伟人像,画了很多年,也画了一批作品。后来,陈爱萍常年居住在南方,时间愈久,情感越浓,陈爱萍愈加怀念潘洁滋夫妇、周思聪卢沉夫妇、蒋采苹、黄均、李少文,而对周思聪这位“老师加闺蜜”的怀念则更加刻骨铭心。

怀念伴随着艺术的渐变渐悟,陈爱萍也逐渐风靡东南亚,成为一位画坛新锐,众多收藏家争相收藏其作品,也有策展人多次邀请陈爱萍赴新加坡画展。1993年新加坡国立大学邀请陈爱萍赴新讲学,3月8日出发前她专程到北京告知周思聪老师,随后周思聪5月也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周思聪在新加坡举办个人展览期间,陈爱萍只要忙完教学,马上就到周思聪的展览现场,迎送嘉宾、为观众讲解作品、陪伴周思聪。可惜,天妒英才,那时周思聪已经被骨痛折磨,体力虚弱,脚底垫着厚厚的棉花、走路极其疼痛,陈爱萍只能默默悉心陪伴着自己的好恩师,即便新加坡有千种风景,却只能近距离观览,实难远游,每每想起甜蜜时光,也总觉遗憾。

 

1996年3月,一代艺术名家周思聪终于不再被病痛折磨,安然逝世。1997年,周思聪逝世一周年书画纪念展览在北京举办,陈爱萍专程从厦门飞到北京,从开幕式到结束,陈爱萍每天到现场直至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美术馆,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追思会上,评论家、收藏家、观众纷纷表达惋惜之情,陈爱萍泪水则在笔尖流淌,默默记录着评论家的评论,搜集着收藏家、观众的只言片句。每天陈爱萍漫步在展厅,一幅画、一幅画地瞻仰,每每走到周思聪的照片之前,周思聪往昔的音容笑貌便如烟而至,历历在目,一次次悲从心来,难以自抑,一次次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一辈子师友情,一辈子闺蜜意,转眼之间,周思聪逝世已近三十年了,而76岁高龄的陈爱萍则始终没有忘记周思聪,几十年以来,陈爱萍为周思聪写评、写传记、写回忆录,还四处奔走,收集周思聪的多方资料,并多次呼吁建立周思聪艺术馆,多方斡旋,情深意浓感人至深,让人动容。

2024年,陈爱萍又撰写了一篇对周思聪的追忆文章,一万多字,情真意切,字字珠玑,众人皆看,好评如潮,那是对周思聪的告慰,也是对崇高艺术的敬仰。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