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宁津县人大常委会: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宁津实践”

来源:民生网2025-05-13 11:39:13

在鲁西北平原腹地,一场关于基层民主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在宁津县铺展。三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规范、创新、巩固”三年攻坚行动,构建“制度筑基、创新拓道、代表聚力、长效固本”四维体系,累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3%,交出了一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实践答卷。

三级阵地体系打通民主政治“最后一公里”

走进柴胡店镇“板凳议事会”,村民正围坐讨论村道改造方案。这场由宁津县人大代表李文玉组织的田间议事会,已是宁津县“3+12+60+12”三级阵地体系的常态场景。

2022年按照“八规范十定位十目标”标准建设“市、县乡代表家站室”三级阵地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市级代表之家、12个县级特色工作室、12个乡镇中心站、60个基层工作站。杜集镇人大“代表直播间”助农带货突破500万元,津城街道人大工委“扫码说事”解决群众难题262件,长官镇“健康驿站”开展入户诊疗132人次。

“过去‘挂牌站’变成现在‘实干站’,平均每月处理诉求较三年前增长300%”,宁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华介绍,87个规范化站点已培育出“津诚所至”“禾下筑梦”等12个特色品牌。

“数字赋能+文化铸魂”打造基层治理的“双引擎”

2023年,两项创新在宁津引发连锁反应。“分忧码”云平台实现512件诉求全流程闭环管理,相衙镇988米农田路硬化工程从“码上提议”到竣工仅用45天。“人大红”87个功能型党支部累计解决难题1200余件,党员代表联系群众3800余人次。

文化融合更带来治理“化学反应”。德州市人大代表、德州剪纸艺术家张长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融入剪纸非遗,作品巡展覆盖5万群众。保店镇86名代表编撰12万字《镇域文史》,抢救756件民间史料。新华书店代表之家“星火大讲堂”云宣讲单场最高吸引1.8万人在线学习。 

代表“双岗建功”延伸从会议室到田间地的担当路

在宁津,“人大代表”四个字意味着双重责任。德州市人大代表张士森在医疗岗推动326套心电设备覆盖县乡村,心梗死亡率下降60%;宁津县人大代表段书荣在文化岗拍摄8部移风易俗微电影,带动17个村修订村规民约;宁津县人大代表滕海清在民生岗建立“连心车”司机“爱心接送群”,服务超1万人次。

2024年通过“亮码行动”“四日机制”等巩固活动,代表进站频次提升220%,推动133个路口无障碍改造等235件民生实事落地。

“规范-创新-巩固”三维模型解开人大履职行权的破局方程式

三年来,宁津县人大常委会以“规范、创新、巩固”三年攻坚行动撬动基层人大更好履职行权的做法效果在显现、影响在扩大。全国人大、省市人大来宁指导40余次,湖北省、安徽省人大等30余单位来宁学习。相关经验在省以上媒体刊发900余篇。在全国人大来德调研座谈会、全省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座谈会、全市“家站室”建设会、全市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联系单位,获第31届山东人大新闻奖一等奖,8篇经验入编《中国人大年鉴》。

从二维码到文史志,从田间板凳到云端课堂,宁津县用三年时间绘就了一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立体图景,实现了民主协商与基层治理的化学反应。随着“营商环境观测点”“民情民意收集点”等新机制持续推进,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民主实践,正如春风拂过的池水,持续漾开治理现代化的层层涟漪。

(杨荣琪  胡晓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