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共赴春天里的文化之约

来源:民生网2025-05-13 16:49:23

春日的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这座素有“中华太极城”之美誉的城市,春风吹拂、垂柳摇曳,一切花草树木的生长,无不得益于春风春雨的滋养。桃杏舒红时,且看,从红色文化的薪火相传到惠民演出的清泉润心,且听,从异军突起的百姓舞台到山水太极的文脉绵延,且观,从刀锋镌刻的非遗传统到凹凸之间的创新发展,一场场百花齐放的文化活动在旬阳大地掀起热潮……

一场K歌赛带火一个镇

4月15日,夜幕低垂,走进蜀河古镇,只见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展喉咏诵,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挥毫泼墨……各地的游客互动热烈,点燃了这座千年古镇的热情。“第一次来蜀河,这里不仅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还有漆画和汉服体验,既传统又新颖,很有意思。”来自石泉县的刘女士道出了游客的心声。

2024年10月,“蜀河古镇中国好乡音K歌赛”正式开唱,1000余名群众参赛,既有初出校门的回乡大学生,又有慕名而来的云南游客,更有新媒体主播全程直播,吸引到蜀旅游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余万元。

“昔时灯火万家城,晚霞明,夜星灯。”这个春天的蜀河古镇,再度火爆“出圈”,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繁华的“小汉口”与热门的打卡地,传统与现代深度交融、历史文化与“旅游+”融合,不仅强力拉动了古镇文旅消费,也让这片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

逛古镇、品美食、K歌赛、汉服秀、非遗漆画、汉江号子、围炉煮茶……“文艺范”与“烟火气”相融合的新模式,成就了蜀河古镇“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有得乐”的旅游新玩法。今年,一个清明小长假,万余名游客到古镇旅游。特别是清明节当天,团队游分时段到蜀大巴达20余辆,经营收入36万余元。

村歌嘹亮,承载的是乡村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共赴春光,奔走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幸福愿景。“樱花之约”以花为媒将浪漫的春日氛围感拉满,“花海乐章”水泉情长体验如油菜花般绚烂的美好时光,“秦岭田园”漫游仙河邂逅独属于春天的诗行。旬城河畔的垂柳轻拂碧波,这座深藏历史文化底蕴的山城正将胜日寻芳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一幅木刻版画带动一群人

4月13日,旬阳版画院内,10余名妇女正专注于雕刻单色版画,她们以刀为笔,一笔一画间得见流畅线条和层次分明的图案。一刻,二上墨,三拓印,油墨晕染,一幅幅灵动的图案跃然板上。

旬阳版画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以梨木板为原材料,雕刻成画,套色印刷,修饰装裱而成,2022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非遗版画,旬阳市探索推行“版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产、展、销一体化,培育版画技能人才300余名,先后在蜀河古镇、构元集镇、羊山小院建成版画体验基地。

肖昌双就是版画培训的受益者之一,一个专门从老家到县城照顾孩子上学的宝妈,如今是版画院的骨干员工。她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女儿在参加学校“走进爸爸妈妈的工作”的活动时,自豪地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妈妈是农民版画家,并主动要求参加学校版画社团。她笑着形容自己,“版画培训不仅让我有一份可观的收入,还让我逐渐成长为一名非遗文化的守护者,我很骄傲。”

乙巳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期间的蛇年版画作品刚上新,就吸引了不少游客群众的关注。同时,十二生肖、年画娃娃和哪吒为题材创作的各类文创产品也备受青睐。”版画院工作人员陈辉介绍道。

农民版画家、新农人、非遗传承人等基层代表逐渐成为舞台主角,他们在一雕一刻中体验工艺之精,在一拓一染讲述非遗传承的动人故事。旬阳市借助春节申遗成功这波流量,先后组织举办首届“灵蛇献瑞·炫彩旬阳”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声动未来—旬阳民歌少儿赛”“传统拨画技艺培训班”“旬阳道情皮影戏专场演出”等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非遗“火”起来、“红”起来。依托木刻版画、历史街区、蜀河八大件、旬阳民歌、汉调二黄、道情皮影戏、传统拨画等推进“非遗+旅游”“非遗+文创”融合发展,让非遗贴近民众,走进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体验非遗,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黄纷)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