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酥梨哥”解锁乡村振兴新范式

来源:民生周刊2025-05-16 15:30:53

5月10日,一场聚焦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里程碑事件在山东淄博文昌湖畔上演——淄博特色酥梨区域品牌“酥梨哥”数字版权资产正式发布。首发2000份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确权存证,标志着传统农产品首次以数字资产形态实现价值重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样本,更成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从田间到“链上”:一颗酥梨的数字化蝶变

在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山东荣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种植的600余亩“山农酥”梨园,曾以亩均收益超10万元的成绩刷新行业纪录。如今,这片土地上孕育的酥梨又迎来新突破:创始人韩克明以自身形象为原型塑造的“酥梨哥”IP,通过数字版权资产确权,完成了从农产品到文化符号的质变。

“数字版权资产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对农业价值链的重构。”深圳市波特商网总经理黄进川指出,区块链技术将酥梨种植历史、品质承诺、品牌故事封装为可追溯、可交易的数字资产,使其兼具文化传播价值和投资属性。北京市版权局的权威认证,更让“酥梨哥”成为国家数字版权交易中心首个乡村振兴领域案例。

跨界融合:打开农业产业增值新空间

随着数字资产发布,“酥梨哥”正构建起多维度的产业生态。在物理世界,文昌湖酥梨已形成种植、加工、冷链物流的完整产业链,进驻盒马鲜生等高端渠道;在数字空间,IP授权开发、影视短剧创作、农文旅场景营造等衍生计划逐步落地。“我们将打造‘酥梨音乐节’等文化载体,让消费者既能品尝酥梨的甘甜,更能体验背后的乡土文化。”韩克明透露。

这种“科技+农业+版权+运营”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业边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家分析,数字资产化让农业跳出“增产提价”的单维竞争,转向品牌价值、文化认同等高阶维度。文昌湖环湖文旅业态与酥梨IP的深度融合,更预示着“农业生产区”向“综合价值体”的转型。

民生视角:数字技术如何普惠三农

“酥梨哥”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单个品牌升级,更探索出一条普惠路径:通过数字确权保障农民知识产权收益,借助区块链溯源建立消费信任,利用IP运营创造就业岗位。数据显示,项目带动周边200余户梨农增收30%,数字化培训覆盖超千人。

“要让数字红利真正润泽乡土。”类似创新需破解三大关键:建立适应农业特点的数字资产估值体系,完善涉农数据要素交易规则,培育既懂农业又通数字的复合型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酥梨哥”项目已引入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构建起可持续的赋能网络。

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但农产品数字资产化仍处于萌芽阶段。“酥梨哥”的破冰之举证明,当田间地头的耕耘者插上数字翅膀,传统农业也能翱翔于新经济蓝海。这场始于一颗酥梨的变革,正为乡村振兴打开无限可能。

(杨丽萍)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