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与“未来活动家”一起创造

来源:民生网2025-05-16 16:41:54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总结暨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举行。本次活动由海淀区教委学前科、督政科联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一幼儿园为主会场,联动中国科学院第三幼儿园等15个分会场,搭建起覆盖全区的教研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高效共享与深度互通。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园长刘静迎在大会上发言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作为16所展示园之一,园长刘静迎在活动中分享了近两年园所“以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始建于1952年,在73年的办园历程中,始终坚守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教育思想。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巧妙地把审美、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全力打造绿色生态、自然艺术、开放共享的儿童友好环境,为幼儿营造出充满童真、童趣的教育生活氛围。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幼儿园成功形成了一系列“以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实用策略。

选择相信与尊重和儿童一路创造理想游戏场

蓝天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用心倾听儿童声音,让环境成为承载童年梦想的载体。在每一次环境改造之前,幼儿园借助“园树心愿卡”广泛收集幼儿的创意想法,从中发现孩子们内心最渴望拥有一个既充满冒险挑战又富有自然野趣的游戏空间。基于这一发现,幼儿园确立了“生态的蓝天花园+科技的蓝天乐园+现代的蓝天学园”三位一体的环境建设方向,并大胆让孩子们全程参与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实施的环境创设过程。

他们的实践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多元表达平台,深度发现真实儿童;打破传统空间边界,重新构建游戏生态;融入自然野趣元素,牵引幼儿深度探索。

在蓝天幼儿园,教师通过一对一倾听、组织儿童议事等方式,认真记录幼儿对于环境改造的原创建议。例如,大班幼儿提议在生态园建设野营基地,并提出自制灶台、开展写生活动、进行戏水游戏等想法;中班幼儿希望赋予死去的大树新的生命,于是计划开辟拾色花园、螺旋花园,还想在大树上制作小鸟喂食器;小班幼儿则期待拥有一个能尽情过家家的后花园,里面要有光影屋、彩虹舞台,还要有给娃娃洗澡的地方。这些源自儿童的真实视角,彻底颠覆了成人对环境功能的固有预设认知。

“环境就是儿童的学习资源”,蓝天幼儿园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努力让园所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样物品都能为儿童的游戏提供有力支持。力求让原本被传统功能固化的场地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其一,功能突破。遵循“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的基本要求,幼儿园对小、中、大不同区域的户外玩具房进行完善,结合季节特点配置拖拉式多用防护罩、小车、滑板等,方便幼儿取放玩耍以及整理玩具。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调整攀爬、平衡等小型器材的位置,为幼儿在区域内拓展情境性游戏奠定良好基础;拆除场地中的隔断,打通不同区域的游戏空间,营造出更多可供幼儿创想和自由玩耍的环境。

其二,材料突破。幼儿园积极引入自然物、生活闲置物品、废旧用品等材料,让它们更多地融入并支持幼儿游戏。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挖掘出低结构材料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简单、有趣、实用的小绳索、小配件、小替代物出现在儿童身边,充分满足所有儿童更丰富多样的游戏创想。

其三,管理突破。只有破除思维禁锢,才能让材料真正流动起来。面对不断调整变化的环境,首先要让幼儿熟悉了解园所整体空间布局以及环境材料的分类,让他们知道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在全园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材料。在持续的游戏和材料使用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渐理解不同设施、玩具、材料之间的属性关系。当游戏推进遭遇困难或者原有游戏进入瓶颈期时,教师适时加入引导性材料,此时幼儿便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思考,突破原有的方式方法,进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探索行为。

蓝天幼儿园充分发挥自身场地优势,通过材料组合的开放性和环境功能的可变性,有力支持个性化学习自然发生。大班幼儿将斜坡改造成“滑板赛道”,完全突破了原定的静态观察功能;中班幼儿利用枯树枝搭建“昆虫旅馆”,成功吸引各种昆虫栖息、觅食;在构建属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螺母游戏”时,幼儿从对单一材料简单重复的自主探索,逐渐将经验延伸至复杂组合,实现了造大船、大炮、大战车的创意建构;幼儿还设计循环水系,探索小船旅行记等多种戏水游戏,真正实现了“一物千面”的游戏创变。冬季,戏水区被幼儿自主转化为野战营,这种由幼儿主导的环境再造,不仅延续了空间的使用价值,更让材料在跨季节流动中被赋予新的能量。

在一路的探索过程中,刘静园长真切地体会到华爱华教授所说的:“当环境真正属于儿童,每个角落都会生长出令人惊叹的学习故事。”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玩游戏

真游戏和真生活赋能儿童成为真正的活动家

适宜的环境不仅仅能为幼儿带来自由和有趣的体验,还应具备引导幼儿向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方向探索,且能支持他们进行更长时间探索的可能。这就要求教育者持续营造温暖、亲密、支持的蓝天氛围,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建立起自信心和安全感。一旦儿童在精神层面产生力量,就会激励他们和教师一起更长久、持续地进行自主探索,并激发出更多的创造愿望和能力。

在教师的鼓励、支持与包容下,孩子们有了诸多精彩的表现,如“我想、我能、我要、我愿意、我可以”等。经过半年多的自主游戏实践,大多数儿童明白在游戏中自己和伙伴的创新行为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与完善。班级中那些“特殊一点”的儿童也能够沉浸在自主游戏的快乐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集体,和大家一起去发现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

教师们在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让自由与责任相伴而行。在遵守规则、纪律的前提下,为儿童构建一个能够自主决策的精神氛围,让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和决策,并能够为了实现这些想法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与环境材料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建立安全屏障守护儿童冒险中的成长

建设安全环境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底线,也是保障儿童健康游戏的基础。在蓝天幼儿园,儿童对危险和冒险既充满渴望又有所担忧,自主游戏的挑战性与多变性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儿童受伤率有所上升。然而,冒险与安全是并存的,与此同时,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也在冒险与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提升。

首先,建设安全防护环境。幼儿园依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循序渐进地补充玩具设施,通过渐进式添置玩具,打造出自然舒适且充满趣味的游戏场景。班级根据幼儿兴趣提供丰富的自然、废旧材料。园区还贴心地添置了随手可及的爱心小物,以保障幼儿能够健康游戏,不同区域配备不同规格的收纳柜子、架子、盒子,不仅方便幼儿收纳和取放物品,更能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整理经验。根据春、夏、秋不同季节特点,配置遮阳棚、防雨棚和爱心小车,充分满足幼儿户外健康生活的身体需求。

其次,预设三位一体安全防备屏障。其一,让儿童亲身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价值。开展安全防护讨论活动,共同建立预防事故的方法。每次进入新场地,第一项工作便是带领孩子寻找潜在隐患,并在观察游戏进程中捕捉教育契机。在游戏场设置安全标识,让儿童在游戏前及游戏过程中树立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其二,教师提前预判危险并及时给予提示。教师需要提前对游戏环境和材料进行全面的安全预判,结合每天游戏实际发生的状况,明确不同人员与孩子之间合适的安全距离,确保既能保障安全,又不会打扰幼儿正常游戏。同时,对水斗等设施配备安全锁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幼儿因缺乏经验而进行危险操作。

其三,充分发挥后勤人员的专业特长。后勤人员全程深度参与自主游戏。在新环境布置和新材料投放之前,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并且坚持日常巡检维护工作,在游戏过程中坚持定点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和后勤师傅成为亲密无间的游戏伙伴。

经过一年多的游戏实践,空直蓝天幼儿园成功构建了“儿童立场-动态环境-安全保障”三位一体的育人新生态。正如孩子们在“未来活动家”的宣言中所说:“在这里,每个想法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

(鹏飞)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