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陈荻戈:怀集林业发展的绿色先锋

来源:民生网2025-05-21 18:20:39

陈荻戈,一位与怀集林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林业专家。自1974年从东北林区调回家乡后,他便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片土地的生态建设中。他的足迹遍布怀集的山山水水,从岳山造林大会战到飞机播种造林,从茶杆竹产业振兴到桉树速生林推广,每一项成就都镌刻着他对林业事业的执着追求。

Δ陈荻戈

岳山造林:奠定生态根基

1974年,正值岳山造林大会战轰轰烈烈开展之际,陈荻戈带领林业局规划队投身其中。他负责温泉林场的造林规划设计,带领队员翻山越岭,完成土壤植被调查,并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制定科学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他推广县林科所首创的 “小撩壕整地方法”,组织施工员培训,严格检查整地质量,确保造林成活率达 90% 以上。经过万名民兵的艰苦奋斗,岳山林场完成1.5万亩造林,温泉林场完成2万亩,为怀集打造了首个大规模造林样板。

飞播造林:开启规模化治理

面对全县80万亩宜林荒山的严峻现实,陈荻戈于1982年提出飞机播种造林建议。1983-1988年,怀集实施飞播造林100.4万亩,成效率达72%,创全国先进水平。他参与的“飞机播种技术推广应用”获省林业一等奖,“仿制续苗取实飞播种子R8”项目获省政府二等奖。1987年,怀集被授予“全国飞机播种造林先进单位”称号,为后续绿化达标奠定坚实基础。1996年10月,陈荻戈在全国飞播造林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全国飞机播种造林先进个人荣誉。

茶杆竹振兴:产业与生态双赢

1995 年,陈荻戈撰写《发挥优势,再创优势,发展怀集茶杆竹》论文,推动茶杆竹产业发展。他主导实施中洲茶杆竹轮班基地建设,创新“促根剂浸泡”“鞭根育苗”等技术,使成苗率提升至70%。他还参与“茶杆竹笋夜蛾防治”项目,研发“笋虫灵”药剂,保笋率达90%。在他的推动下,怀集茶杆竹面积从不足万亩发展到50万亩,成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

退休余热: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退休后,陈荻戈受聘为林业技术顾问,为顺龙木业和励通林场营造桉树速生林6.7万亩。他推广“高脂马尾松”“美国火炬松”等优良品种,在凤岗、洽水等地建立示范基地。针对桉树病虫害问题,他研发“绿将军”白蚁防治技术和“海超酸+托布津”枯梢病防治方案,保苗率达98%。他还引种檀香树,培育2万株苗木,探索林业经济新路径。

精神传承:绿色使命永不止步

陈荻戈的林业生涯跨越数十载,从岳山的万亩林海到飞播的浩瀚绿波,从茶杆竹的产业振兴到桉树的科技攻关,他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怀集林业的传奇。他的“小撩壕整地法”“飞播造林技术”“茶杆竹丰产模式”等创新成果,成为怀集林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怀集森林覆盖率大大提升,生态屏障日益稳固,这正是陈荻戈等林业人代代相传的绿色丰碑。

陈荻戈的故事,是怀集林业发展的缩影,更是中国林业人扎根基层、科技兴林的生动写照。他用一生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留下了深刻启示。

(谭上洲)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