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方晨光:炙热地爱着雕塑

2025-07-02 10:14:09

方晨光是一位年轻的雕塑家,也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老艺术家。说其年轻,因为他是1971年出生,正值当打之年,50多岁的年龄与德高望重的老一代艺术家相比,实属风华正茂。说其“老”,是因为他的艺术成熟、技术老练,一点也不输给老一代艺术家。

放眼当代雕塑界,这样的雕塑家不多。

事实上,早在2009年,方晨光的雕塑《水仙花女神》,一经亮相就引起了极大关注,在“全国水仙花城市雕塑”评比中,此作斩获了第一名,方晨光也很快就跻身于雕塑艺术界前沿,卓然而立。那时在《水仙花女神》每一处表现手法上都流露出成熟的艺术观,为雕塑同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借鉴方式。随后,方晨光进入了雕塑艺术的快车道,先后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成吉思汗胸像》入围成吉思汗陵全国雕塑征稿复评前十名;《千秋大爱》参加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获银奖;《萨马兰奇胸像》落成于天津市萨马兰奇纪念馆 ;《虞愚先生》安放于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虞愚先生青铜小稿》获得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                                  

 

方晨光雕塑作品《千秋大爱》

与此同时,方晨光也被授予“福建省雕塑专家”“全国非遗金牌手艺人”“中国新时代艺坛楷模”等称号。

毫无疑问,方晨光是一位“实力派”“潜力股”,纵览方晨光的雕塑,可以看到,他涉猎范围很广,现实人物、圣贤风采、英雄模范、传统经典,还有意象构成等形式各样的雕塑,其中有温馨的、有庄严的、有质朴的、有宁静的、有祥和的,种类众多,各具形态,各臻其妙。

细究其理,可以发现,方晨光所有的雕塑皆依仗着娴熟的艺术表现力,并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勃勃的灵感,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现代人的视角和审美,通过探寻新时代审美理念下的雕塑创作思路,表现出现代感十足的雕塑艺术。

方晨光在早期学习阶段下过常人无法理解的心力,而又在后期实践阶段,经历过痛苦的挣扎、迷茫中求索,千锤百炼之后,才锻造了功力。这从方晨光的雕塑表现语言中,可以窥见端倪,比如块面、肌理、力度、体量等表现元素,一切皆在严谨而扎实的造型体系中实现转换,点点滴滴皆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也彰显着娴熟的艺术表现力。显然,这绝非朝学之功所能实现。

 

方晨光雕塑作品《成吉思汗》

《月港妈祖》《凌波仙子》《关公》《成吉思汗》等传统经典人物;《孙中山》《罗格》《萨马兰奇》等现代人物;《温馨母子》《和谐一家》等意象构成……那扎实严谨的结构、那生动传神的造型、那厚重朴茂的手法,无不给观者一种鲜明而独特的表现力。这些雕塑,方晨光以“着眼整体,聚焦局部,刻画细节”的表现方式,以形塑神,使人物神形兼备,亦或以神塑形,而使人物在“应会感神”之中呼之欲出。同时,方晨光又把具象人物的神形构建于“所思所想”之中,注重其思想内涵,强调其文化属性,从而使人物的每一处细节都在“所宠所养”的心境中升腾,并力求传递出或崇高、或静穆、或温馨、或祥和的雕塑形态,表现出现代审美视角下的现代性雕塑范畴的作品。无疑,这需要集技巧、才情、学养于一身,而技巧则源于锻造、才情则源于独特、学养则出于修为。

笔者认为《月港妈祖》《水仙花女神》两尊雕像最能代表方晨光的水平。

在《月港妈祖》这一尊大型雕像中,方晨光通过对传统经典文化元素的提炼,从精神象征性的意象形态之中,进行“迁想妙得”与“写照传神”,并以写实的手法对“妈祖”的容颜、意态、神韵进行深入刻画,从而把崇高的精神性与现代性的审美情感结合起来,表现出“妈祖”慈祥宁静,雍容闲适的具象神态。“妈祖”神形炯炯,仿佛欲言又止,亲切、祥和、温暖,又给观者一种“崇高而静穆,典雅而庄严”的神圣之感。

而《水仙花女神》这尊雕像,虽然也以传统经典文化元素为主题,但是,在表现“女神”的神形方面,方晨光则弱化了“庄严、崇高”,而保留了“静穆、典雅”,同时,着重强调“曼妙、轻盈、飘逸”,以轻松的、温润的、恬静的、优雅的、柔美的表现形式凸显出“水仙花女神”的神韵,给观者一种“古意而新风”的雕像样式,极具新时代审美的新视角。而从此尊雕像的肌理呈现方面,笔者似若看到了贝尼尼在《阿波罗和达芙娜》中的雕像手法,比如细腻、精致;从此尊雕像的质感方面,笔者又似若看到了阿历山德罗斯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表现技巧,比如节奏、韵律,比如线条的流畅性等;从此尊雕塑的形式方面,笔者还似若看到了龙门石窟主尊的隽永、俊逸。也许方晨光有所参考,也许久沁于雕塑,世界各种雕塑早已熟烂于心,不由自主地融成精妙,化为己有。

方晨光雕塑作品《水仙花女神》

当然,《关公》《成吉思汗》《孙中山》《罗格》《萨马兰奇》等个性化雕像,以及《和谐之家》《温馨母子》等意象多人雕像,也体现着方晨光的绝对实力。这些雕塑的风格皆与《月港妈祖》《水仙花女神》迥异,却同出自方晨光之手,实属惊奇。而且,所有的雕塑都不千篇一律,更不拘泥形式,而是各有各的“逼真”、各有各的“率性”、各有各的“精微”、各有各的“广大”,从中体现出方晨光手法的多样性,以及创作的灵活性。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雕塑形式,方晨光无不依仗着扎实的造型能力,并结合几十年所思、所想、所悟,以及反复实践之中总结的独特经验、独特技法,而塑造出神形兼备的人物,每一尊雕像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也寄托着美好的愿望。一尊尊雕塑,方晨光皆试图通过反复琢磨,从中追溯一种精神内涵,进而以此表达一种情感属性。比如妈祖、凌波仙子、关公、成吉思汗等经典人物,无不在传统文化元素之中,借助圣洁的形象诠释出一个个文化象征的精神图腾、一个个广为流传的生动故事、一个个淳净深远的文化符号,即便现实主义人物,如孙中山,如罗格、萨马兰奇等雕塑,方晨光也是借此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以此抒发情感,对观众是一种温润,对自己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关照,那内心情感是对雕塑事业炽热地爱恋,也是对艺术真谛的不懈追求。

(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