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卷首语|文明村镇创建 “塑形”“铸魂”并重

来源:民生周刊2025-07-10 18:52:45

严碧华

走进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的渚山村,路面干净整洁,民居白墙黛瓦,生态宜居,产业兴旺。

村里打造了多个主题功能室,包括阅读分享、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将文化服务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在渚山村,家家户户都有诚信档案。村里成立“和治理事会”,每季度对村民参与文明创建、参加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践行移风易俗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倡导“有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渚山村等全国3000多个村镇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同属长兴县的煤山镇,凭借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文化振兴等多方面的显著成就也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煤山镇曾因煤而兴,依赖高碳低效的传统耐火材料、水泥和建材产业,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自2015年撤乡并镇以来,煤山镇积极推动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实现了华丽转身。同时,煤山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取得显著成效。

距离煤山镇1900多公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有个模范村。虽名为“模范”,这里却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制约发展的因素不仅在于自然条件,还在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

前些年,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开展环境整治,有村民听说没补贴,就不干。村里适时推出积分制,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10件大事量化成分数,一季度一评,积分能去超市换物品,引导村民参与村里大小事务。

渐渐地,村民的观念变了,发展的劲头也足了。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名单里,模范村赫然在列,成了当之无愧的模范。

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近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温泉村、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镇、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石山镇等多个全国文明村镇,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这些文明村镇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塑形”“铸魂”并重,既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富民产业,又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005年至今评出的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典范。正是有了这些村镇的丰富实践,一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步形成。

新征程上,各地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明村镇创建不能没有人的参与,要在乡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更多的村民回归乡村,建设乡村。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4期、7月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