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艺塑乡村”实践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来源:民生网2025-07-17 10:17:56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艺塑乡村”实践团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新螺头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次,他们将画笔与刻刀对准了海洋的废弃渔网、碎玻璃、塑料垃圾甚至生锈铁片,开启了一场以艺术之名重塑渔村生态与人文的深度实践。

针对留守儿童,实践团精心打造“渔网包DIY课”、“创意竹编”、“立体海洋世界”等系列美育课程。孩子们在课堂上天马行空,描绘心中的海洋与家园。这些充满童趣的画作,成为了后续大型公共艺术创作最珍贵的灵感源泉和设计原型。

实践团14名来自公共艺术、雕塑、视觉传达、国画等专业的学生,利用专业所学,与村民共同将废弃渔网清洗、编织,蜕变成散发温暖光晕的独特灯具;旧广告布在巧手中被重构,化作稻田中层叠起伏、蔚蓝涌动的海浪屏风;海边捡拾的玻璃碎片,经匠心拼贴,幻化为一群在阳光下闪烁、轻盈游弋的“鱼群”装置;生锈的铁皮被切割、焊接,最终成为两件随风轻吟、充满工业美感的海边风动装置——“乘风”风帆和“引航”灯塔,在夜晚发出柔和光芒,象征着渔村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的精神。

实践团引入创新工艺,将收集的海洋塑料垃圾进行清洁、分类和热压重塑。这些曾经的污染源,在村民的参与下,变身为造型独特的台灯、别致的耳环、项链等时尚单品。这一过程,不仅是切实的“减塑”行动,更开辟了一条“增富”新路: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直接惠及参与的村民,部分收益又持续投入海洋垃圾清理和艺术创作,形成“环保-艺术-经济”的可持续闭环。

“从回收海洋垃圾创造高附加值公共艺术与文创,到与村民、儿童共创共制,再到打造网红艺术打卡点带动周边业态,‘艺塑乡村’实践团正奋力开辟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赛道。”中国美术学院教师、浙江省派驻舟山市定海区新螺头村农业农村指导员兼第一书记安之堃说,此举不仅将优质文化资源直输基层,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美丽乡村,更以艺术为媒推动移风易俗,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让舟山的渔村在碧海蓝天之外,绽放出别样的艺术光芒。

(徐贤良 熊峻苓 陈懿)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