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22 20:32:46
在鄂西北秦巴山脉深处,丹江口水库的碧水奔涌北上,润泽京津冀豫1.2亿人口。这条承载国家战略的“水脉”,也串联起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当忠和房县黄酒的琥珀琼浆与《诗经》的千年韵律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相遇,一场以水为媒的文化出海之旅已然启航。
4600年诗酒基因:从新石器时代到非遗新生
北纬32°,《诗经》浸润的湖北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陶坛中的“液态活化石”,印证其作为世界黄酒发源地的地位。西周时期,尹吉甫将房县“白茅”(黄酒)敬献周宣王,获赐“封疆御酒”之名;唐中宗李显传承改良此酒进献母亲武则天,被赐名“帝封皇酒”,使房县黄酒成为皇室贡酒之源。相传尹吉甫采诗途中,将宫廷酿酒技艺融入民间歌谣,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农耕智慧转化为酒曲的芬芳。房县黄酒酿制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房县黄酒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3年,房县获“中国黄酒文化起源地”称号。
上图: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组专家胡振民(图左)向房县黄酒协会会长、北京忠和房县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朝(图右)颁发中国黄酒起源地研究课题成果证书。
作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饮水思源产业帮扶中落地的首个最大民企投资实体项目,忠和生物自2016年扎根房县以来,始终肩负着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责任。企业携手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团队,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科研力量,构建“古法工艺+现代科研”的酿造体系,将蓼草制曲、陶瓮发酵等传统技艺与低温酿造、低温储存、低温无菌灌装等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房县黄酒从家庭作坊迈向标准化生产。目前企业年产量突破10万吨,带动1.2万农户实现增收。
大阪世博会:中国风味叩响日韩之门
6月18日至23日,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内,忠和房县黄酒的琥珀光泽流转,吸引各国宾客驻足。
伴随《房县黄酒宣传片》的演绎,“香而不烈、鲜甜爽净”的中国风味与《诗经》文化交融,日本、韩国友人纷纷赞叹:“这杯酒里有中国山水的味道。”
这场文化对话的背后,是南水北调构筑的天然纽带。作为中线水源地,房县通过“一库碧水”与北京心脉相连;忠和黄酒则顺流而上,将“饮水思源”的文化基因传递海外。正如房县黄酒推介官“西安导游芥末”所言:“房县黄酒是连接文明的味觉纽带,让世界品味忠和,读懂中国。”
展会上,忠和房县生物与日本株式会社签订1450万美元销售协议,三家韩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房县黄酒成为首批进入日本、韩国高端供应链的中国黄酒品牌。
全球营销推介:品牌赋能开启全球新篇
6月28日,十堰传媒中心舞台,一场跨越时空的剧目拉开帷幕。忠和房县生物推出两大系列五款新品:经典款房县黄酒(半干型、半甜型)与悠口气泡黄酒(原味、桃味、橙味)。其中,3.6度的气泡酒凭借清爽口感与年轻化包装,首月夏季销量占比高达42%,成功打入露营、音乐节等新兴场景。
发布会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黄明泉揭晓了房县黄酒的健康密码:富含的18种氨基酸与多酚类物质,契合现代健康趋势,成为撬动国际市场的科学支点。
上图: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黄明泉在发布会上发言。
“西安导游芥末”等5位互联网大V受聘为“房县黄酒推介官”,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全球传播诗酒起源文化。湖北交投商业投资、十堰广电等十余家营销推介合作伙伴代表现场签订直播合作、年度采购协议,标志着房县黄酒正式启动百亿目标的战略征程。
南水北调:文化出海的黄金水道
从丹江口水库到大阪世博会,从湖北房县深山到国际舞台,南水北调不仅输送了年均95亿立方米清水,更构建起文化传播的立体通道。忠和房县黄酒借势其品牌效应,通过“文化+科技+营销”的多维矩阵,实现了从“区域特产”到“国际名片”的华丽蜕变。正如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所言:“一库碧水连南北,文化水脉润山河。南水北调让房县黄酒跨越地理屏障,将《诗经》风雅与黄酒醇厚带向世界。”
当印着《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句的忠和黄酒摆上东京银座、乐天玛特的货架,当日韩消费者在品鉴会上轻吟“关关雎鸠”“呦呦鹿鸣”,这场跨越4600年的文化对话仍在延续。南水北调这条黄金水道,正载着忠和房县的诗酒基因,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中扬帆远航,让世界听见华夏“忠和”文化的澎湃涛声。
(闻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