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新疆新源县牧民转型记

来源:民生周刊2025-07-24 16:46:23

编者按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部门、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的殷切嘱托,以“80%援疆资金投向民生”的具体实践,将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转化为产业援疆的强劲引擎、人才交流的坚实纽带、民族团结的牢固基石。

近日,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和田召开。会议提出“紧贴民生推进新疆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方针,为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聚焦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创新实践、有益经验,增强援疆单位在“紧贴民生推进新疆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民生周刊》从本期开始特别开设“对口援疆”专栏。

本专栏展现援疆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风采,呈现新疆各族群众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追踪产业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的实际成效,关注文化润疆、智力援疆、生态援疆的创新探索。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促发展惠民生的故事,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努力为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伟大事业留下鲜活记录。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个专栏里,每一篇报道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团结的见证,每一段文字都生动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草场变景区,牧民搞旅游

新疆新源县牧民转型记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7月5日,新疆新源县那拉提河谷草原,细君公主广场竣工揭幕仪式顺利举办。

以助推文旅产业为抓手,江苏省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精准发力,通过文化润疆和旅游兴疆,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供给,为促进当地牧民就业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

牧民吃上“旅游饭”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天山脚下的那拉提草原,38岁的哈萨克族牧民麦然巴依·托别巴依不再像过去那样驱赶羊群出圈,而是换上整洁的民族服饰,牵出自家最健壮的骏马,走向景区马队集合点。他的新身份,是那拉提草原景区“冠军”马队管理人员。

“以前主要以放牧为生,受气候和市场的影响,收入不稳定,现在加入马队以后,旅游旺季带游客骑马,一天就能挣300多元,有了稳定收入。”麦然巴依·托别巴依笑着拍了拍马背。

在新源县,像他这样从传统牧业转向旅游业的牧民已有1000余户,当地政府通过“牧业转型+旅游培训+合作社运营”模式,让牧民们端上了“生态旅游”的新饭碗。  

过去,新源县喀拉布拉镇的牧民们世代以放牧为生,但随着草场载畜量限制、饲草成本上涨,传统牧业收益逐年走低。“一只羊养半年卖1000元,扣除饲料、防疫等开支,利润还不如打半个月零工。”牧民海拉提艾力·阿布达力木算了一笔账。  

转机出现在2021年。随着那拉提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年,新源县开始启动“牧民变导游、毡房变民宿、牧场变景区”计划。政府免费提供餐饮服务、骑马安全、普通话等培训,并协调牧民成立旅游合作社,统一管理马队、民宿等业务。  

夏季旅游高峰时,麦然巴依·托别巴依夫妻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上午麦然巴依·托别巴依带游客体验“天山骑马观光”,中午妻子在合作社经营的牧家乐准备手抓饭,傍晚全家参与草原民俗表演。

“去年只是旅游收入就有8万元,是养羊收入的3倍。”麦然巴依·托别巴依的毡房里,挂着很多他与游客的合影,“上海来的客人还说冬天要带朋友来滑雪呢!”  

在景区东侧的“游牧人家”合作社,41顶白色毡房被改造成特色民宿。合作社理事长巴哈尔古丽·阿塞提介绍:“我们合作社采用统一管理、分组经营的模式,去年,合作社总产值达到160多万元,户均增收5万元;今年,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00万元。”

新源县那拉提河谷草原细君公主广场竣工后,牧民在拍照留念。(图/郭义富)

从牧业村到度假区

哈茵赛,意为开满鲜花的山谷。这是一座位于那拉提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夹角处、生活着130余户牧民的村庄,也是唯一位于那拉提景区内的自然村落。

为改善牧民的生活质量,当地政府通过整村搬迁,将全部牧民妥善安置在那位提镇中心区域,同时对哈茵赛进行整村开发,建成高端民宿村落,盘活乡村资源。

“哈茵赛村原居民每户至少一人可在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就业,在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348名员工中,哈茵赛原居民超过50人。”伊犁那拉提哈茵赛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杨志勇说,“我们还将打造沉浸式互动演绎,吸纳更多哈茵赛原居民到景区就业。”

今年6月16日,哈茵赛民俗风情度假村全面开园,共建成58组特色院落、326间客房、39家特色商业空间,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于一体的度假区域。

扬州援疆奏响“新牧歌”

作为伊犁州乃至新疆旅游资源最富集的核心区域,那拉提景区如何让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惠及更多百姓、惠及附近的村庄?如何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这一直是新源县委副书记、江苏省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工作组组长唐朝文思考的问题。

扬州姑娘刘细君于公元前105年远嫁乌孙国,成为乌孙王猎骄靡的右夫人。现在的伊犁河谷正是2000多年前乌孙国所在地。

细君公主广场是扬州援疆“天山红花艳·文化润心田”品牌的重要项目,坐落于那拉提景区河谷草原的核心区域,占地1300平方米,以“圆形毡房+琵琶”为设计主轴,直径34米的建筑主体将扬州丝绸文化与草原毡房元素巧妙融合。

“这不仅是新源文旅产业发展的盛事,也是扬州、新源源远流长的生动注脚,更是民族交融、科技文化交流熠熠生辉的硕果。”7月5日,细君公主广场竣工揭幕仪式上,唐朝文在致辞中说。

“细君公主广场项目启动、设计、建设,无不凝聚着扬州市援疆工作组的智慧与心血,广场的建成,既丰富了那拉提景区的旅游业态,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感悟历史、增强文化认同的绝佳载体。”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丹对民生周刊记者说。

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新源县旅游市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99.9万人次、同比增长17%,游客花费61.99亿元、同比增长22.07%,旅游业已成为新源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草场变景区,牧民搞旅游,新源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奏响一曲生态与生计共赢的“新牧歌”。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5期、7月2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