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北京国环科技董事长骆建明:“环保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未来”

来源:民生周刊2025-07-24 17:23:43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环保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未来。”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明,站在贵州仁怀市茅台镇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高处,眺望着远处的赤水河说,“白酒废水处理厂守护的不只是河水,更是酱酒的生命线。”

创业多年后,骆建明迎来了白酒废水治理的艰巨挑战。2020年,骆建明率领团队承接了仁怀市茅台镇石火炉白酒废水处理厂、合马镇鲤鱼滩白酒废水处理厂的改造与运营工作,并于2022年6月进一步承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白酒废水处理厂——茅台镇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的改造及运营任务。

“中国酒都”由此成为骆建明及其团队事业发展版图中的重要坐标。

攻坚克难,有效处理具有“三高”特征的白酒废水

1989年,25岁的骆建明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进入原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水环境管理处,由此开启职业生涯。其间,他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深造近5年,研习前沿环保技术。

自1989年投身环保事业,骆建明始终聚焦于污废水处理领域。历经15年环保行业积淀,骆建明萌生创业之志。2004年,他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创立了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环科技甫一创立,便将业务聚焦于垃圾渗滤液处理这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

骆建明介绍,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发达国家大规模兴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随之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一批高水平的国外标准和技术相继引入国内,我国亦开始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开始蓬勃发展。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度显著高于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堪称污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之巅。“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选择有技术难度和进入有壁垒的行业。”骆建明说。

如今,国环科技已跻身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第一梯队。

较早投身环境保护行业的骆建明,对工业污水处理始终充满希望,亦深怀忧虑。

将白酒作为支柱产业的贵州省仁怀市就曾付出沉重代价。一方面,酿造高质量的酱香型白酒需要高质量的原水;另一方面,白酒废水作为副产品,排入当地河道,严重污染了水源。随着白酒产值越做越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2010年前后,赤水河两岸密集的酒厂群落与河中散发着的刺鼻气味形成令人触目的对比——发酵废水直排导致河道COD(化学需氧量)浓度远超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骆建明坦言。

白酒产业虽然撑起了经济发展,但放任污染终将酿成生态灾难。

置身仁怀,深入一线,骆建明发现这里的白酒废水呈现典型的“三高”特征,即COD高(2万至5万毫克/升),远超生活污水(约300毫克/升),以及氨氮浓度高、悬浮物含量高。

面对茅台地区白酒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微生物负荷大、易结垢堵塞、生化处理残漏COD高等问题,骆建明团队提出“重视强化预处理环节+高效双循环厌氧反应器+两级AO(Anoxic-Oxic厌氧好氧工艺法)的MBR膜工艺(膜生物反应器)+芬顿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处理厂运营的精细化管理,使厂区干净整洁、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操作人员井然有序,将油泥一样的白酒废水处理成缕缕清波。

“在下一代酒厂的设计图上,环保线应与生产线同时落笔”

7月3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茅台镇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

“仁怀市政府拿出宝贵的土地资源用于污染治理,好不容易找到了这块比较平整的土地。”骆建明指着眼前拔地而起的数座蓝色厌氧罐说,在茅台镇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下,找到一块平地建造大型污水处理厂殊为艰难。

在废水处理厂核心区域,数座蓝色罐体巍然矗立——这正是骆建明团队破解高浓度废水处理难题的“秘密武器”。高效双循环厌氧反应器,通过内外两组循环体系,强化微生物厌氧环境下对有机物的分解,实现高容积负荷下的COD快速去除,同时回收宝贵的清洁能源。

“我们自酒厂酒糟中筛选出若干高效菌种,厌氧菌群也要养出本土适应性。这些‘本地员工’对茅台废水的适应性远超商业菌剂,比进口菌种更适合茅台废水。就像酿酒需要老窖泥,治污也要驯化微生物。”骆建明说。

骆建明带记者来到废水处理厂组合池区域的巡检平台。驻足在一级硝化池边,经过光线反射,可以清晰地看到白酒废水和深褐色的絮状活性污泥在风机的作用下不断翻涌。

进水口取样瓶中的废水黢黑如酱,而排水口取样瓶内经处理的水已澄澈如洗。浓浊的白酒废水于此间经历“洗礼”,焕然一新,全程不过72个小时。阳光下,那些重获新生的清流,正泛着绸缎般的光泽,汇入滔滔赤水河。

尽管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8000吨,骆建明心中却描绘着更远的图景:为每座酒窖都配上污染物在线监测仪,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使废水产生量减少50%,让这条“美酒河”真正实现“水岸共酿”的和谐愿景。

“最理想的废水处理方式,是在源头减量。在下一代酒厂的设计图上,环保线应与生产线同时落笔。”骆建明展望道。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5期、7月2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