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贵州仁怀:一粒红缨子高粱的三产融合之旅

来源:民生周刊2025-07-24 17:28:27

民生周刊记者   刘烨烨   朱浩铨

7月,骄阳似火,绿浪翻滚,高粱长势正旺。

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连片的标准化高粱基地生机盎然。“今年我们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2509亩,惠及3个村民组130多户。建成后高粱亩产预计提升10%—15%,既保障了粮食安全,也为机械化作业打下基础。”茅坡村党支部书记杨智春乐呵呵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每到高粱丰收季,茅坡村都会有热闹的庆祝活动,游客挤满乡间小路,人山人海。

近年来,仁怀市着力推动高粱产业扩面增产、提质增效。这片盛产红缨子高粱的基地被当地人称为茅台酒的“第一生产车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一粒高粱的旅程,由此开始。

仁怀市“尘外楠山”民宿一隅

农旅融合

——从贫瘠山地到诗意田园

距离茅坡村6公里的蔺田村曾是个贫困村,如今焕然一新,既有自然观光区、健康养生区,又有精品水果采摘区、高标准种植养殖区。

“仁怀市围绕酒的全链条来发展文旅。酿酒需要高粱,我们充分挖掘高粱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赤水河上游不允许发展工业项目,我们通过发展近郊游以旅游富民。蔺田村的蜕变,正是仁怀农旅融合的生动注脚。”仁怀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朱勇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农旅融合,仁怀市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高粱,并与酒企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确保高粱的品质和销路。同时,利用高粱种植基地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景点。

在蔺田村,有一家名为“尘外楠山”的民宿,生意火爆。主理人杨帆曾是国台酒厂勾调师,看到家乡蓬勃发展,毅然放弃高薪工作,返乡创业。

7月4日,星期五,尘外楠山不时有游客进进出出,庭院内郁郁葱葱,大厅不用开空调也很凉快。3名来自重庆的姑娘正在院子里拍照,“本来以为乡村游就是吃吃农家乐,没想到还有西餐、咖啡,干干净净,随便拍拍都很出片,就是我们想要的诗与远方”。

“周末的客房已经全部订出去了,我们村海拔10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1摄氏度,这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空调,非常适合避暑纳凉。”杨帆说。

尘外楠山的设计很有巧思,在保留浓厚乡土气息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民宿涵盖咖啡店、西餐厅、小酒馆、游泳池等,游客们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慢生活。

杨帆认为,乡村一样可以承载年轻人的梦想。2023年,他和几名“90后”伙伴一起创业,打造出尘外楠山民宿,从开始营业至今一直是爆满状态。

在蔺田村,端起旅游饭碗的村民已有120多人,年均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

“开始时我们在村里请了5个人打理民宿,最年轻的也有57岁,当时村里压根没有年轻人。这两年运营得越来越好,员工平均年龄降了下来,很多‘00后’回到家乡。现在尘外楠山解决了大概50个村民就业问题。”杨帆说。

仁怀长岗镇茅坡村,连片的标准化高粱基地生机勃发。(图/刘烨烨)

酒旅融合

——百年烧坊里的时空对话

在仁怀市茅台镇,始建于1862年的成义烧坊百余年后的今天依旧生机勃发。酿酒老车间保存完好并且依旧在使用中,游客可以走进厂房,观摩工人们酿造酱香白酒的全过程。百年酒窖里珍藏着陈年老酒,游客可以直接进入,触摸到酒坛子。

“成义酒庄日均接待游客300至500人次。我们要让游客不只是买瓶酒这么简单,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感受到旅游的快乐。”酒庄负责人陈俊江说。

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更大力度推进“四个一批”,打造10家优质酱酒体验店,提升21个酒旅融合景区运营水平,建设5条美酒美食街区。这是继2024年后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酒旅融合作出部署。

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怎样实现“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仁怀通过酒庄打造及酒文化挖掘,酒旅融合取得较大突破。

“目前,仁怀市20家星级酒庄已形成可参观、可品鉴、可消费的酒旅融合生态,推动产业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升级。通过参观传统酿造工艺、品鉴酱香美酒、聆听文化故事,酒庄游正使消费者由被动接受产品转变为主动认同价值。”朱勇说。

距离成义烧坊酒庄不远处的京华酒庄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京华酒业通过设置多样化的体验场景,让消费者亲身参与酿酒过程、调酒等活动。消费者在获得愉悦体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酒品及酒庄的认知,从而有效促进了销售转化。而京华酒庄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五一’期间,西班牙游客参观我们的酒庄后买了整箱定制酒,说这是可以带走的白酒文化。”京华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跃群说。

严跃群表示,京华酒业正积极探索从传统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京华酒庄内完整保存的传统酿酒生产线,每年吸引近两万人次参观,成为外地游客了解贵州酒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京华酒庄出来,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茅台镇最热闹的地方——杨柳湾街。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雕花门窗、青石板路,漫步在杨柳湾古街,随处可见售卖各类酱酒的店铺,游客们可以进店品尝,挑选自己心仪的美酒。

“杨柳湾古街是茅台镇酒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这里集品鉴、购物、餐饮于一体,游客可以在这里与酱香酒亲密接触,了解更多与酱香型白酒相关的知识与故事。”朱勇说。

文旅融合

——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仁怀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与旅游相结合,是仁怀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

“我们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通过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仁怀深厚的文化底蕴。”朱勇表示,茅台酒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准备申报世界级非遗,仁怀要将这些文化资源挖掘好、传承好。

仁怀市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将一些与酒相关的传统技艺,如酱酒酿造技艺、酒具制作技艺等进行整理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仁怀市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如举办酱酒文化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酒企代表、游客等共同参与,通过展览、论坛、品鉴等活动,展示酱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田野里的高粱到酒坊中的美酒,再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仁怀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片曾以单一酒业闻名的土地,正在书写三产融合的新篇章。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5期、7月2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贵州仁怀市推进农旅、酒旅、文旅融合发展(主题)一粒红缨子高粱的三产融合之旅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