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7:57:53
在中外美术史上都有以现实的劳动者为表现对象加以赞美歌颂的画家,西方的库尔贝、米勒,中国当代画家黄胄、刘文西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他们都是“从神到人”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歌颂者和艺术表现的践行者,把普普通通的一般劳动者作为表现题材和对象,以平视甚或仰视的角度观察这些人和事,这是一种时代潮流,表现生活、表现人民,产生了不少的好作品和优秀艺术家。
刘永杰作品
左:《晨光》
右:《出工的时候》
刘永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创作而成为一个既有现实主义情怀又有形式美感的突出的中国现代画家。
刘永杰在电影院做美工时曾穿一件制服棉衣,肘子露着破棉絮,整宿画画不睡觉,超龄破格被西安美院录取,一时传为佳话。
刘永杰作品
上:《村里的乐队》
下:《农闲的时候》
刘永杰为人淳厚谦和,又不失长安人的倔强和坚持。他的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劳动人、劳动或劳作小憩的场景,基本范围以陕西关中为核心涉及西北西南的各族人民以及对丝绸之路的表现。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情感,他的热爱始终深深地扎根在他所生所长、学习生活的这片古老的土地,他熟悉他(她)们、了解他(她)们、热爱他(她)们。因为他这辈子离不开他(她)们,表现这些人和事是他的一种自然的行为,更是一种自觉行为。几十年来,刘永杰在教学之余,不断地以表现生活又极富形式美感的众多好作品向社会和画界展示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形式感超常的敏感和天才的处理画面的能力,更是以主力创作大型壁画《丝路风情》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但他并未停步在这一荣誉带来的名利平台,而是更加努力地向艺术表现的深层、向生活的深处掘进——逐渐进入对人本、人情、人性的核心。近几年的作品,少了甜味,多了苦涩,《装卸工》《背谷者》《大山里的孩子》《拾废品的老人》这些日常随时可见的普通人的情景表现出他对他们的一种深切的悲悯和关切;农民、工人的肖像集中的半身或头部的刻画,平静或抑郁的表情透出生计的艰辛、无奈或偶尔的满足,这种满足是暂时的。普通人的路很长,很不容易,倒在劳作现场麻袋堆里的老人头部——入木三分地挖掘出这种刻骨铭心的同情;妇女和孩子的平静自然则显现一种生命和希望阳光照耀的生机,既和老人、男人艰苦劳作形成一种对比,也使他的表现形成一种互补,生活在他的画中就是这样,平常底层人的生活,悲观、喜乐在他的画中流淌着、显现着,未必是一种策划,都实实在在地深藏着。
刘永杰作品
上:《凉山秋》
下:《村头》
刘永杰的画既没有夸张的宏大叙事,也没有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但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天长地久的生命力。越对他深入了解,他的画的悠长情怀会使读者越读越深、越看越信服。他的画里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悲伤和喜怒哀乐,有自己劳动奋斗的满足和回味。
刘永杰功底扎实,不但写生能力超群,由于早年的连环画经历,默写的功夫更是了得。无论小品抑或长卷,在他手中就像农民犁地,只要动手,便有成果。他中西技法兼容,线描水墨画法齐备,再写实也不失形式美,再概括也都丰富耐看,形成平淡中见庄严、单纯中见丰满的鲜明的个人风格。任何一个展览,只要看一眼就会发现,他的作品有明显的辨识度,他是一位有悟性、真诚对待艺术、有着深刻悲悯情怀的劳动歌者。
(杨晓阳)
艺术家简历:
刘永杰,陕西省长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原国画系刘永杰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