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7-29 19:51:53
7月27日,“法商融合 破局共生”座谈会暨中国行为法学会与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座谈会以“法商融合,破局共生”为主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法治建设与商业创新的协同路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大学教授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杜万华;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李文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朝武;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支振锋;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李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资产总裁李然等参加座谈会;
破局:法商融合的时代必然
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李文燕在代表主办方致辞中表示,法商或说法企融合,不仅是方法论,更是战略思维。需要商业、企业、法律机构及政府多方协同,最终实现“法治护航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反哺法治”的良性循环。法商或法企融合的核心,是将法律的理论、思维方式及行为标准全面融入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决策制定、风险防控、合规管理等方面,旨在通过法律工具实现商业、企业目标,同时通过商业、企业实践推动法律体系完善。通过法律规范与商业、企业逻辑的协同,实现“1+1>2”的效应。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资产总裁李然在座谈中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国内的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融资渠道艰难、法律风险频发,这些难题不仅威胁企业生存,更影响着产业链及就业民生的稳定。中小企业的困境,本质上是“资源错配”与“能力不足”的叠加。而法律赋能与商业实践的割裂,也使得企业难以将合规要求转化为经营优势。
在企业破产共生的过程中,阿里资产在逐步搭建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服务体系,基于数据、流量、技术、生态四大优势,在AI驱动的市场狂潮中,通过AI助力实现破产审判效率提升、闲置资产优化配置、危困企业摆脱困境等目标。双方的合作,正是要以法律为基础,商业作为实践和探索打破这一割裂,在法商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性、可持续的纾困方案,并逐步构建“法律-技术-商业”的三位一体赋能体系,共同就“法商融合,破局共生”开创新的篇章。
共生:制度创新与技术驱动的双向奔赴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围绕“创新破产制度体系,推动破产工作高质量发展”分享见解。他认为,数字化赋能司法拍卖,是解决传统司法拍卖诸多痛点的关键。传统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竞价不充分、处置周期长等问题突出。构建智慧拍卖平台,借助区块链实现全流程透明,利用AI大数据精准估值,依托平台触达全域流量,某汽车破产案废旧生产线就因定向推送实现210%的溢价。同时,创新拍卖模式,运用VR技术、直播推介以及对大型资产的前置培育,提升拍卖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委、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法官协会原副会长杜万华,以“构建完整的破产保护法律体系,挽救危困市场主体,促进我国经济现代化持续稳定发展”为题作了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宋朝武从执行层面剖析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执行案件的飞速增长,但执行不能和不能执行的情况下,执行到破产之间的衔接问题待进一步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共同协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再生做出贡献。“2024年全国法院执行案件突破944万件,但'执行不能'案件占比仍达17%。”他建议建立“执行-破产”衔接机制,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企业信用修复与资产盘活同步推进。
未来:构建全要素法商生态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支振锋表示阿里资产是一个全国化的资产交易平台,匹配供需,从实物资产、虚拟资产、数据资产都是全国的佼佼者,希望能够在破产资产拍卖领域一起建设生态体系,也希望阿里资产作为高科技企业,通过AI数字驱动,法律实践为更高质量的立法做出贡献。支教授同时提出具体期待: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破产资产全景展示,开发智能合约系统自动执行重整方案,建立全国性投资人数据库。
阿里资产执行总裁陈慧明在会上重点介绍了阿里资产近几年来面向困境企业赋能的技术研发方向。他提到,阿里作为一个科技型的公司,近年特别注重AI领域的发展,也在与机构的合作当中探讨和实践,孵化了AI技术赋能企业破产案件办理、困境企业经营价值测算。
座谈会上,中国行为法学会副秘书长李强与阿里资产执行总裁陈慧明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今后将加强在法商领域的合作,将选择对方为自身重点优势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
(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