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08-01 17:37:19
7月3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高雪玲分别从空气质量、河流水质、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声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六个方面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美丽陕西建设,聚焦“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省空气质量总体向好。全省10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08,同比改善2.9%。环境空气质量前3位的城市依次为商洛市、安康市、延安市。全省10个设区市平均优良天数134.7天,平均优良率为74.4%,同比改善0.2个百分点。
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优。全省101条河流上开展监测的226个国控、省控断面中,剔除本底影响后,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216个,占95.6%;Ⅳ~Ⅴ类水质断面9个,占4%;劣Ⅴ类断面1个,占0.4%,水质持续保持优。
重点流域及河流中,黄河中游陕西段水质优,黄河干流共6个国控断面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持续保持优。长江流域陕西境内共99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持续保持优,其中汉江、丹江、嘉陵江出境国控断面首次均达到Ⅰ类,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确保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全省县级以上地表型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全省29个国家考核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开展监测的27个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开展监测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70个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截至目前,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率提升至97.1%。
全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达标。自今年1月1日起,全省10个设区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全部实现自动监测。上半年共108个自动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各类功能区(共5类,分别是0类、1类、2类、3类、4类,4类又分为4a、4b两种类型)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5.4%,夜间为89.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无废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稳步推进。
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全省22个电离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及陆地γ辐射、水体、电磁辐射等386个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未见异常,同比均处于正常涨落范围,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董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