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高昂激情和诗意的迸发 ——张跃玫现代彩墨山水画艺术浅识

2025-08-01 17:43:41

 

当今中国画坛,名家高手辈出,风格流派纷呈,探索、追求、创新已成为时代艺术的主旋律,如何在沧海横流的当代画坛上争得一席之地,如何在中国画艺术的转型期溯流而上,是摆在当代画家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在众多力求创新的画家中,张跃玫以其突出色彩个性语言的现代彩墨山水画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张跃玫的绘画风格,由传统的水墨写意到现代彩墨,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跋涉之路。她尊重传统,早期在传统笔墨上下过很深的功夫,笔墨灵动,润泽清新,但她不满足于简单模仿传统,而是多方探求,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艺术个性绘画语言之路。

张跃玫在对传统笔墨研究中认识到:中国画素以水墨见长,讲究墨分五色,但色彩的薄弱不能不说是传统中国水墨画的一个缺憾,使她开始考虑色彩的借鉴和运用。张跃玫利用采风的机会行走于祖国大山大河之间,云贵高原的红土,塞外天山的绿原,古镇风情的幽蓝,油菜花香的金黄,这些色彩的元素缤纷可鉴,为张跃玫的绘画迸发出艺术的灵感。她在生活中感受,在大自然中提炼。她在既保持国画特色又图变革的两难的课题中,尝试将西画色彩的表现方法,融入传统笔墨的情趣,将色、墨、水三者有机融合,从而使她的作品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化丰富、气氛热烈、激情充盈的视觉效果。

应该说,张跃玫是一位聪慧而富有创造性的画家。她以动态的、开放的心态,对自身的绘画艺术做出新的选择、判断和取舍,勇于吸纳前人所创造的成果,在不断的扬弃中,努力为传统山水画注入新的生机。她的现代彩墨山水画墨色交融、线色互补、虚实相生而焕发出流光溢彩的生趣,在不失去东方艺术精神和中国画重气韵、讲骨法的前提下,达到更加自由浪漫的表现目的。

 

张跃玫绘画作品

上:《瑞兽听溪住祥云卧岭移》

下:《家的味道》

纵观张跃玫现代彩墨山水画作品,有下面几个鲜明艺术特点:

一是十分重视对绘画形式美的探讨。

张跃玫在创作中对形式美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绘画作品的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做了深刻细致的研究,将中国画中的点、墨、色彩及线条不仅看成是造型要素,而且还看成是重要的审美因素。在《有风的日子》《天上的街市》作品中,她善用大片的色块渲染,在色块中又辅以灵秀多姿的线条,避免了色块的厚拙,疏密相宜。

张跃玫的现代彩墨山水画作品融西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意”于一身,既比纯然的前者“雅”,又较纯然的后者“活”,给观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和新的视觉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画的语言体系和表现空间,对于当代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体格转型,无疑有着耐人寻味的启示意义。

二是高度强调色彩的融合和运用。

与传统的文人画不同,张跃玫的作品,多是从中国古典绘画的色彩传统入手,同时汲取西方现代美术色彩观念,不拘于传统的“墨分五色”调动色彩和黑白的综合手段,而是力图在其山水画创作中把色彩用到极致,并逐步形成了五彩兼施、浓烈绚丽、大开大阖的艺术风格。如其作品《故园秋意浓》《金秋之韵》,大笔触、大色块相互碰撞、挤压,红、黄、绿等色调的大胆使用,使画面呈现出浓郁厚实的质感,呈现出一派自然和谐之境。

 

张跃玫绘画作品

左:《又见炊烟》

右:《首尔》

张跃玫的现代彩墨山水画更多地注重色与墨的结合,强调色墨共生,逐渐升华为一种热烈、绚丽、鲜活的色彩观。近年来,她又加强线条的运用,以线穿插色墨间使画面更加跳跃,这些品味在嚣薄的现代生活中,是一种极其优容、极其雅调的别格。

三是强烈追求人文情感的表达。

多年来,张跃玫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山水图式和技法体系,她的现代彩墨山水绘画作品不论尺幅大小,无不展示出大自然的神秘幽深、山川草木的雄浑苍莽。她在作品中努力灌注情感与山水发生感应与和谐,凭借山水的笔墨表现,情感意绪获得延伸与强化。她是从情感与自然山水统一的角度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对山水的笔墨性表现与对情感底蕴的探索,在其作品中统一为一种内在的文化情怀,而使其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内在艺术气质和鲜明的文化个性。

张跃玫的现代彩墨山水画不仅仅沉湎于对物象外形、色彩、光感等表象的真实再现,而是将物象作为畅情达性的载体,表达自身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知和感受。她的彩墨山水画作品,因其充盈的精神寄托与文化含量而具备了感人的艺术魅力,从而使画家的审美理想和自我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地表现。如其《花样年华》《浪漫港湾》等作品,在画面中追求一种用中西融汇了的新语言表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意识,她把传统的山水画写意技法糅在一起,在一片氤氲幻化、迷蒙浑然的意境中,突现主体的纯净、高洁、清逸、亮丽的风姿。

 

张跃玫绘画作品

左:《秋水长天》

右:《祥云起紫霞》

张跃玫的现代彩墨山水画艺术的价值还在于她的开拓与探索精神,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张跃玫长期致力于对中国画传统语言框架的突破与拓展,同时吸纳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探索出一条凸显张力和动感的现代墨彩表现之路,注重色墨交融、线面构成和色彩情感表达,将被传统文人画所不取的中国画色彩的明丽绚烂品质极大地发挥,画面清新富丽,艳而不俗,富有阳光感和生命意识,展现出当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时代气象,呈现出活力勃发、张扬个性、积极进取的当代文化价值取向。在她的作品中,所有的绘画元素都被她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自信、达观、热情、豪放,这种健康、积极的艺术情调是与当代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时代精神相谐相和的,这种创造方式体现了历久弥深的东方文化形态,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张跃玫的现代彩墨山水画作品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说传统,是因为她的绘画传承有度,而且有很强的笔墨意识,说现代,是因为她的画中流露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有自己的审美观点,传达给人的是一种“大美观”,所体现的是盛世和谐的时代气息。张跃玫不仅重视以自由的“书写”来抒发胸臆,用“和谐”的心境来渲染情感,而且能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以炽热激情来表达对祖国多个民族自由和谐的赞美,传诵着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营造着天地之间有大美这样宛若天成的境界。张跃玫的绘画作品在画面上有着高昂的激情和饱满的诗意,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张跃玫是一位虔诚的画家,她用自我和本真反映这个世界,用执着与毅力面对艺术,从她的现代彩墨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到她作品中那种特有的境界慢慢滋生开去,一种个性的、耐人咀嚼的个性艺术语言扑面而来。张跃玫正富当年,谦诚勤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绘画艺术之路一定会越走越远,并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崔勇波)

艺术家简历:

张跃玫,字元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传承与创新委员会会员,中国艺术视界书画院院长,北京圣融美术院副院长、导师。师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林容生教授、唐秀玲教授,鲁迅美术学院张津诚教授。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