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正大青春宝药业智慧工厂走访记:现代科技助力传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周刊2025-08-03 12:02:46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目前,德清基地建成自动化率超95%的智慧工厂,1.2万个控制点实现中药提取全流程数字化监测。”

7月14日,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培强向前来参观的客人介绍智慧工厂的建设情况。

正大青春宝药业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前身为杭州第二中药厂(原百年老店胡庆余堂制胶车间)。

从一间只有37万元资产的落后中药作坊起步,历经几代人励精图治,正大青春宝药业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

“青春宝的文化是基于胡庆余堂戒欺祖训的现代转化”

走进正大青春宝药业文化展示区,墙上悬挂的“戒欺”匾额让人印象深刻。

“戒欺”匾由杭州老字号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于开业之初写就。匾文内容为:“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

戒欺祖训传承百年。“青春宝的文化是基于胡庆余堂戒欺祖训的现代转化。”沈培强说。

正大青春宝药业在原料管控方面建立山东、吉林等道地药材基地,从源头保障真材实料;在工艺标准方面,采用国际标准,推动中药科学化;在责任底线方面,坚守“宁为焚药,不作欺售”的底线。

20世纪80年代,正大青春宝药业以“国有控股+外资参股”模式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同时,企业内部实行改革,打破铁饭碗,推行全员合同制,建立待遇从优、管理从严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活力。

改革的同时,正大青春宝药业推动中药生产从靠“经验熬制”向“科学制药”转型,1997年陆续开发出双宝素、青春宝抗衰老片等产品,迅速打开市场。

无论企业形式如何变迁,正大青春宝药业的经营理念始终未变。“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工艺,无一不贯彻戒欺,不以欺心谋利,不以虚妄示人。”沈培强说。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培强(右)向来访者介绍企业的科研成就。

以扎实的智能制造与国际标准为中药赢得话语权

1972年,在胡庆余堂制胶车间的基础上成立杭州第二中药厂,时任车间主任的青春宝创始人冯根生接任厂长。他提出“让中药穿上西装”,打破“苦大丑”传统,推动中药生产自动化、标准化,开发出口服液、片剂等新剂型。

作为国粹,中医药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然而,传统中医药面临着“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科学性争议。

传统中医药如何借力现代科技“逆生长”?面对“中药科学性争议”,正大青春宝药业以扎实的科研与智能制造为中药赢得话语权。

“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需要优化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完善标准体系,要用科学方法让中药说得清楚、弄得明白。”沈培强说。

在沈培强看来,要把好的中医药配方变成亿万家庭触手可及的高品质产品,离不开科研投入。2014年,正大青春宝药业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每一粒药片都可以扫码追溯生产环境、工艺参数、质检报告

“药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风险管理,把监管的数字化触角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线上,需要在生产环节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沈培强说。

正大青春宝药业是浙江省药品生产智慧监管“黑匣子”工程三家试点企业之一。药品监管“黑匣子”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药品生产企业自身信息化系统,在企业安装用于接收存储关键数据的数据仓,从生产源头采集物料管理、生产工艺、质量检验、产品放行等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参数,做到关键数据自动收集、数据内容智能校验、风险信号及时预警。

2020年,正大青春宝药业启动智慧工厂。在公司德清智慧工厂,中药“黑箱”被彻底打破,每一粒药片都可以扫码追溯生产环境、工艺参数、质检报告。

把控药品质量安全,离不开数字化手段的加持。“通过1.2万个提取自控点位、8000个制剂自控点位,可实现从药材种植到成品出厂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监控,通过屏幕可见。”沈培强说。

为建成智慧中药生产工厂,正大青春宝药业应用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的中药智能制造成套技术,建立了中药智能制造平台,主要包括全程质量智能管控、设备智能管理、精益制药智能看板、制药知识图谱等功能。

作为国内首家中药智慧药厂,正大青春宝药业智慧工厂实现了中药的传统制备方法与互联网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全新融合,为中药现代化的智能制造树立了全新标杆。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6期、8月4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现代科技助力传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