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5-09-01 11:37:18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8月的微山湖,烟波浩渺,芦苇茂盛。泛舟湖上,游客赏荷观景,心旷神怡。
微山湖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一张闪亮名片。微山县地处鲁苏交界处,是山东省的南大门,县域面积1780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面积达1266平方公里。
微山县因水而兴。近年来,微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生态渔业,文旅融合发展……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微山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通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微山县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微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郭鑫说。
郭鑫
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作为全国三大轻稀土产地之一,微山县轻稀土储量1275万吨,在全国轻稀土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立足这一战略优势,微山县与中国稀土集团深度合作,制定中长期规划,成立专业研究中心,规划建设了1000多亩的稀土工业园和500多亩的稀土产业园。
围绕轻稀土产业,微山县努力做强全链条,发展高精尖。“2024年,微山县集中开工7个项目,初步形成了从矿石开采到金属及合金加工,再到磁性材料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全产业链产值增长41.1%。”郭鑫说。
利用轻稀土的资源优势,微山县致力于做好资源价值转化、产业能级跃升两篇文章。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郭鑫表示,将全力攻坚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研发生产,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微山县交通区位优越,京沪铁路、京台高速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鲁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交通优势,微山县实施了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除稀土外,努力做强中医药产业。微山湖水质优良,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水生道地药材。微山县有着中国水蛭之乡、中国蟾蜍之乡、中国芡实之乡、中国水生道地药材之乡等多个称号,全县中药材种养面积12万亩。
如今,“中国水蛭看微山”已成为业界共识。微山湖宽体金线蛭是山东省道地药材,广泛应用于抗凝血、抗血栓等领域。微山县养殖面积近7000亩,还创建了国内首家水蛭GAP养殖基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全国性水蛭交易平台。
依托一湖好水、一方好药,微山县积极推动产、学、研、转、用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中医药基地。
为推动中医药产业向大健康领域迈进,微山县与山东健康集团联手,投资17.8亿元建设康源堂大健康产业园,年产中药配方颗粒4000吨、中药制剂10亿袋。
发展生态养殖24万亩
为守护好微山湖,微山县坚持铁腕护水,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采用“虾藕共作”立体种养模式,微山县养殖小龙虾9万亩,年产量2.4万吨,产值突破14亿元。小龙虾是微山县生态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利用一湖好水,微山县坚持生态兴渔,发展生态养殖24万亩。“2024年,渔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6亿元,微山湖渔业品牌价值达200亿元。”郭鑫说。
凭借生态渔业方面的成就,微山县收获了中国河蟹之乡、中国麻鸭之乡、中国乌鳢之乡的美誉。
为做大做优微山湖大闸蟹产业,微山县实施“五统一”工程——统一苗种供应、养殖模式、成蟹收购、品牌打造、市场销售。凭借优良的品质,微山湖大闸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跻身中国地理标志水产品牌。“现在,微山湖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产量1.7万吨,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郭鑫说。
和大闸蟹类似,肉质紧实的微山湖麻鸭也成为微山县的生态富民产业。通过传承传统养殖技艺,结合现代科学管理,微山县打造出绿色健康的麻鸭产业链。如今,微山湖麻鸭养殖规模达到130万只。
发力文旅产业,打造两大特色品牌
微山湖不仅是生态湖、产业湖,更是文化湖、旅游湖。微山县历史文脉绵长。伏羲文化、梁祝文化、运河文化交相辉映,铁道游击队、湖上秘密交通线谱写了荡气回肠的红色史诗。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微山县实施“文旅强县”战略,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文旅产业方面,微山县重点打造两大特色品牌。一是红色文旅品牌。为了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微山县建设红色记忆体验区,升级《芦荡烽火》实景演艺,开设“湖上党课”移动课堂。二是生态文旅品牌。10万亩荷花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视觉盛宴,国家级精品旅游公路——微山岛环岛风景道展示了壮阔的水乡景观,南阳古镇、独山岛“水下森林”、渭河水街等景点各具特色。
7月11日,微山县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介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为让游客体验更丰富,微山县推出“赏荷季”活动,包括“荷园”夜游、博浪湾水上游乐、低空飞行、环湖骑行赛等。“预计今年游客将突破千万人次大关。”郭鑫说。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18期、9月1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绿色发展 文旅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