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网2025-09-10 17:55:06
八月的江山,青山叠翠、清湖如镜。千年古镇清湖迎来一批“新村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9所高校的45名青年。两周时间,他们把脚步留在青石板,把镜头对准烟火气,用AI、文创、非遗活化等创新手段,为乡村振兴写下青春注脚。
鼓点乍起,老戏台“醒”了。
《威风鼓》在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清湖三村酱园戏曲工坊炸响,木板微颤,似与青春击掌。“这是酱园弄常态化演出的首场。”运营人周阿嵌说,“青年在老戏台唱嘻哈,感觉更年轻了。”
青年驻村带来的不仅是音乐会。华南理工大学杨一帆在驻村期间与非遗绒花手艺人周煜琳敲定品牌设计与出海合作。上海交通大学闫雪团队把本地老手艺人请为“青年友好导师”,设计“非遗闯关打卡”,将青年人喜欢的‘好玩’,融入传统文化。海南大学许东紫为清湖拍摄了新的文旅宣传片,河南大学翁欣柔和杨灿用AI复原20世纪30年代挑夫运盐场景。青岛农业大学孔心怡等高校团队手绘“文化遗珠”地图,串联古码头、老宅、酱园,让分散的历史有了叙事主线。西安交通大学杨垒团队计划把百年酱油工坊设计为“五感”沉浸剧场,让酱油香成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广东海洋大学彭天乐调试好了空置半年的全村导览屏,放上了新的影像内容。清湖三村党支部书记谢小荣感慨,“青年成了新村民,村里有了新风景。”
青年是播火者,而非过客。
脚步不止清湖。浙江农林大学吴悠团队多次深入廿八都古镇,调研剧本游体验,为千年古道叠加叙事可能;北京体育大学赵琪踏勘多条热门山径,以专业眼光嵌入趣味打卡,让徒步线路“好玩又安全”。此次全国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衢州江山市专项发起的青年驻村项目,其核心是让年轻人走近乡村,融入乡村,共创乡村。“在地发现计划不是短暂‘下乡体验’,而是双向赋能。”驻村项目主理人李颖吉说。
如今,公泰酱园的小型音乐会将升级为古镇固定文化IP;“青年驻村展”也将在清湖落成,把期间的创意灵感沉淀为可持续作品。江山青年学子联盟成员屈贺丁、王盛宇、徐怡颖等人全程参与,江山团市委负责人表示:“江山团将通过共青团影厅、青春巴士、青年夜校、青年驿站等项目载体,继续支持赋能,让这场接力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两周前,驻村青年带着“发现”目的而来,离开时,完成了从“观察者”到“共建者”的转变。青年驻村展、古镇音乐节、徒步线路、非遗品牌……这些被验证可行的模块,将在下一批驻村团队手中继续迭代。
(李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