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四川简阳农商银行多维发力助推地方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网2025-09-15 18:11:48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关乎民生福祉与发展格局。四川简阳农商银行深耕地方,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脉搏,通过打通供需两端堵点、连接消费市场痛点,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地方消费经济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需求端精准滴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真是没想到,二维码一扫,不到10分钟就到账了10万元,装修房子的钱终于不愁了。”刚拿到新家钥匙的李先生感叹道。原本为装修款发愁的他,通过四川简阳农商银行“蜀信e贷”迅速解决了资金需求。李先生的例子只是四川简阳农商银行支持居民消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四川简阳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消费复苏的政策号召,在传统个人消费贷款的基础上,依托省农商联合银行推出“蜀信e贷(个人消费)”“消费易贷”等线上信贷产品,以往双人上门、填写资料一大堆的办贷流程得到改善,“秒批秒办”“扫脸即办”的极速体验,让客户轻松一点即可实现马上消费。截至2025年8月末,今年全行个人消费贷款净增10.05亿元,余额达78.98亿元,服务客户超3.71万人次。这些资金有效支持了市民在汽车、家居、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消费升级,显著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为贴近民生,四川简阳农商银行深度嵌入居民高频消费场景,与本地大型商超、停车场、电影院等超50家商户合作,并积极顺应线上消费趋势,在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平台推出“随机立减”“交易满减”等优惠,常态化开展权益回馈活动,惠及交易10.1万笔,交易金额836.7万元,优惠金额21.8万元。此外,四川简阳农商银行还会同简阳市人社局开展“社保卡1分钱乘公交”特色活动,切实让利于民,助力绿色出行。

供给端鼎力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自从用了‘惠支付’,收款又快又安全,再也不用为凑不齐零钱、对不上账发愁了。”在城南菜市场经营蔬菜摊的王大姐笑着说道。

近年来,四川简阳农商银行大力推广“惠支付”收款码,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多码合一、收款多样、资金安全无需提现、轻松查账”的收款体验。

截至8月末,四川简阳农商银行今年持续为超3.18万户本地经营主体开通收款服务,通过惠支付帮助商户收单4032万笔,帮助商户减免手续费2096万元,极大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和经营便利性。

基于“惠支付”的流水数据及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四川简阳农商银行还推出了支持无需抵押、随借随还的“惠商贷”产品,切实满足本地经营主体“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做茶叶批发的张老板就是受益者之一:“年初急需备货,通过‘惠商贷’当天申请当天到账,顺利抓住了销售旺季。”

截至2025年8月末,四川简阳农商银行向2.75万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发放经营性贷款101.84亿元,其中信用贷款39.53亿元,帮助其拓宽货源、装修店面、开展促销活动,有效提升消费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

政银端共同发力,绘就发展“一张蓝图”

四川简阳农商银行积极承接和落地政府消费券发放等政策,通过自有平台高效触达用户,放大政策乘数效应。今年端午节期间,该行联合市商务局,成功依托“蜀信e”手机银行及“惠支付”收单业务平台,首次独家承办“空港惠享 粽情消费”主题财政消费券发放活动。

活动期间,四川简阳农商银行通过智能营销系统自主配置,实现了消费券申领、核销全流程闭环,累计吸引1588名客户通过该行四川农信手机银行成功领取消费券,享受优惠达2.32万元。

“真没想到,一扫就省了60元,真的太实惠了!”市民刘老师在参与该活动后,领取了一张“满200减60”的消费券,吃火锅时直接抵扣消费,惊喜不已。

在简阳美食节、草莓采摘季、羊肉美食文化旅游季等多项本地特色活动中,也随处可见四川简阳农商银行积极参与的身影。四川简阳农商银行不仅为商户和顾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收款服务,还通过发放消费补贴、推出专属优惠等方式,让利市民、带动消费,进一步激活了地方消费经济。

“未来,四川简阳农商银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的初心,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精准施策,在政银端及时对接、积极响应,做地方经济发展最可靠、最温暖的金融伙伴,携手各方共同谱写消费拉动增长的新篇章。”四川简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姚瑶)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