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口网2025-09-17 19:37:08
“原来 5G 技术能直接帮渔民在远海打电话!”“大二就能进诺奖合作团队做实验?”9月14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生家长Open Day活动现场,此起彼伏的惊叹与追问不断响起。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通过触摸科研设备、对话科研骨干、体验未来技术,沉浸式解锁了通信行业的 “真面目”,也吃下了 “孩子未来发展”的定心丸。
开场即安心:一句话说到家长心坎里
“您把孩子送到南邮,我们不仅会教他课本知识,更会帮他找到钻研的方向。学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通信行业,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外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只要有通信信号的地方,就有南邮学子的身影。”活动刚开场,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小露的这句话,让台下原本有些紧张的家长们瞬间放松下来。
随后的学院宣传片里,当看到学院教师参与 “天问一号”“天问二号”通信系统研发的画面时,坐在后排的家长李女士悄悄拿出手机录像,“之前总担心通信专业太抽象,现在看到能做这么多大事,终于明白孩子为啥喜欢了。”
学生志愿者、硕博连读的2025级博士新生张庆轩在介绍学院发展历史、科研成果与办学特色时,不少家长追问 “这些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吗?”“就业方向除了通信行业还有哪些?”,互动声此起彼伏。
实验室里:亲手摸一摸 “课本里的技术”
“这台设备能实时识别路况,未来会装在自动驾驶汽车里,你们孩子如果参与了这个课题,大三就能跟着我们做技术研发。” 在智能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庄文芹举起一块巴掌大的 “多模态传感设备”,家长们立刻围了上来,有人轻轻触摸设备外壳,有人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追问细节。
走到Peter研究中心时,家长们的兴趣更浓了。这里是国内少数同时与 Peter Grünberg、Hiroshi Amano 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深度合作的团队。“孩子能来这里做助理吗?”家长忍不住举手提问。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林宁笑着点头:“只要有兴趣,大二就能申请进实验室,去年有个新生跟着做项目,现在已经在准备发表学术论文了。”这句话刚说完,旁边几位家长立刻拿出手机,记下实验室的申请方式。
空天地海通信技术一体化研究院里,巨大的卫星接收天线让家长们眼前一亮。“这就是给卫星发信号的设备?”一位家长伸手比了比天线的大小。洪涛解释:“咱们的技术能覆盖300公里海域,渔民在远海也能打电话、传数据,去年已经在渔场试点应用了。”家长们一边听,一边用手机拍摄实验设备,嘴里还在念叨着 “太实用了,这技术真能切切实实地帮到我们老百姓”。
未来信息馆中:亲身体验 “通信改变生活”
活动最后一站,家长们走进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瞬间被眼前的 “智慧场景” 吸引。在智慧家庭展示区,用手机APP就可以控制灯光、窗帘和空调;在5G +无人机应用区,看到无人机实时传回的高清巡检画面时,不少人发出惊叹:“原来5G还有这么多应用!”
“这是我们在数字乡村做的项目,村民在家就能通过手机查看农田墒情,还能在线找专家咨询种植问题。” 讲解员指着大屏幕上的乡村治理平台介绍,家长们凑上前仔细看,有人感慨:“之前总觉得通信技术离生活远,现在才发现,咱们每天都在享受它的便利。”
双向奔赴:看见温度,更看见未来
这场Open Day没有枯燥的 “成果罗列”,只有看得见、摸得着、问得清的真实体验。家长们不仅读懂了通信专业的价值,更感受到了学院的育人温度。学院通过这场 “双向奔赴”的交流,让家校联系更牢固——未来,希望新一届 “邮” 子将带着家长的期待与学院的支持,以 “信”为梦,在通信领域扬帆起航。
(雷鸿钦 孙旭 林雪莹 王欢 王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