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用一件件实事兑现群众幸福清单(干部状态新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2025-09-19 13:09:48

山东东营持续40年向乡村下派帮扶干部

用一件件实事兑现群众幸福清单(干部状态新观察)

“西韩西韩,没人稀罕。”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西韩村第一书记周民旺这样形容西韩村的过往。如今借助紧邻万亩槐林优势,西韩村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项目,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孤岛镇党委书记张振华感慨,这得益于市直、区直部门连续6次派出干部驻村帮扶。从1985年开始,东营市选派22批次、4000多人次干部奔赴乡村用心帮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选准方向、动真碰硬,建强村党组织。2023年,刘强来到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朱咀村担任第一书记。村里工作千头万绪,刘强有些发愁如何下手。站在荒芜破败的文化大院里,刘强找到了开启帮扶的钥匙。

多方争取资金40多万元,新建集值班办公、党员活动、群众办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文化大院,新气象带来新变化。两年时间,文化广场上热闹起来,路灯亮起来,村党组织领办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一件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地。“村两委干部的心气足了,大家干事的积极性提起来了。”刘强说,归根到底还是班子愿意干事,村里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明确了。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在下派帮扶工作中,东营市坚持把基层党建作为第一要务,把建强组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贯穿工作全过程。以2023年东营市直第二十二批下派帮扶工作为例,下派干部帮助村两委班子修订工作管理制度233项,指导村党组织吸纳入党积极分子175人,发展党员103人,储备培养后备力量207人,让村两委班子强起来、人心聚起来。

外引内育、振兴产业,群众腰包鼓起来。河口区蓝莓产业基地大棚内,一排排蓝莓盆栽整齐排列,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以前只有种地来钱,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蓝莓,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河口区义和镇六顷五村村民张学民一脸兴奋。

两年前,这里还面临产业转型困境。东营市直驻河口区下派工作队干部和镇村负责同志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盘活50个高标准大棚,引进公司种植蓝莓,仅第一年产值就达2000万元。市直驻河口区下派工作队队长李栋介绍,该项目让2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为村集体带来60万元年收入。

40年来,东营市累计实施帮扶项目3800余个。最新一批109个帮扶村中,有96个村新上产业项目,带动3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乡村产业展现勃勃生机。

挥洒汗水、收获真情,干部作风实起来。从广饶县委宣传部到花官镇古道东村担任第一书记近两年时间,孙彬开玩笑说,一直在和馒头较劲。筹资15万元,在村里一处闲置院落创办“馒好的”工坊;跑商超和企业食堂,想方设法扩销路……

今年8月,在孙彬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馒头生产扩大规模,与大型商超签订订购协议,一天可卖3000余斤,预计实现年收入超170万元。“农村工作是干部能力的磨刀石,一点都虚假不得。”今年41岁的孙彬现在和村民打交道,底气越来越足。

驻村,驻的是一方热土,更是万千民心。自2023年第二十二批下派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东营市直109个帮扶村共新建、改扩建幸福食堂19处,改造提升村活动场所58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7.8万件,用一件件实事兑现群众幸福清单。(侯琳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9日 10 版)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