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穆海麦尔·苏来曼江:掌握一技之长 更好照顾家人

来源:民生周刊2025-09-29 10:55:15

“还剩最后5分钟。”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赛场上,穆海麦尔·苏来曼江抬起头看了一眼裁判,随即又低头专注于设备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跳动。

穆海麦尔与搭档于浩冉必须在时限内完成程序调试与机械装配,努力追求“毫米级”精度。20岁的穆海麦尔还是一名学生,最令他感到骄傲的是,能用自己所学的技能参与比赛,并斩获奖项,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我的家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特克斯镇阿克奇社区,妈妈常年患病,两个妹妹还在上学,家里主要靠种地维持生活。虽然妈妈有低保,妹妹们也有助学金,日子还算过得去,但我想靠自己的双手让家里过得更好。

2021年初中毕业后,我没有继续读高中,选择进入伊犁技师培训学院学习。选专业时,我一眼就看中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一方面是因为我从小就对电路和小发明感兴趣,平时在家就爱捣鼓一些小模型;另一方面是这个专业好就业,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能早点工作挣钱是很实际的选择。

第二学期,我听说学校有技能大赛兴趣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操,就报名参加了机电一体化小组。小组里有20多个同学,经常分组训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于浩冉分到了一组,我们配合特别默契,从此成了固定搭档。除了上课,我经常去维修店帮忙,把那里当成“第二课堂”。为了多学技术,我经常跟着师傅加班到深夜。学习PLC编程时,我常去镇上的网吧对着教程一遍遍练习代码,直到关门才离开。在兴趣班,我很庆幸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17岁那年,我拿到了自治州电工比赛金奖,18岁获得自治区电梯保养与维修比赛三等奖。19岁时,我和于浩冉搭档苦练,拿下了伊犁州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金奖。

2024年8月,我们备战省级比赛,因为没设备,无法熟悉模块和传感器。好在援疆省市团队将我和于浩冉送到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集训。我们配合十分默契,于浩冉的装配误差能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我的程序响应时间可以精确到0.1秒。

同年10月,在自治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我获得机电一体化项目金奖,还拿到了技师证。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听到她在电话那头高兴得快哭出来时,觉得所有训练受的苦都是值得的。我用比赛获得的两万元奖金给妈妈买了制氧机,用于吸氧,缓解肺病带来的不适。我给妹妹们买了新衣服。

现在,我已经拿到了机电一体化技师证、电工技师证和高级工证书,还成了国赛集训队的种子选手。6个月前开始备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这半年,我每天都要训练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遇到传感器调试或者装配精度的难题,经常练习到凌晨一两点。

这次全国比赛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比赛时长3天,第一天我们发挥得特别好,超出预期;第二天却遇到了从来没见过的“未知模块”,开始有些紧张,但我们很快镇静下来,调整心态,最终完成了编程和整条生产线调试任务。虽然只得了优胜奖,但我在赛场上学到了很多,并且能把一流的技术带回家乡,让同学们也能接触、学习到这些技术。我会继续练习,期待在明年上海世赛集训选拔中表现得更好。

比赛结束了,我也将正式毕业。听说我们这个专业月薪有七八千元,我很满足。经过4年学习,我掌握了一技之长,相信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民生周刊记者徐英子采访整理)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0期、9月29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掌握一技之长   更好照顾家人》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