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5-10-15 15:54:00
孔凤歌 苟汇敏 陈崎
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第九师片区的辽疆数字丝路跨境电商产业园,“白杨礼赞”4个字熠熠生辉。这里,辽疆两地产业协作、经济互通的生动故事不断涌现,见证着对口援疆从单向输血到双向奔赴的深刻转变。
辽宁丹东援疆干部、九师白杨市商务局副局长、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第九师片区常务副主任迟常跃,手指抚过产业园展示墙时间轴,泛黄的照片中,荒芜戈壁滩与如今绿树成荫、道路宽敞景象及园区企业记录展示形成鲜明对比。“‘白杨礼赞’不只是电商品牌,更是将辽宁产业、技术、产能与九师白杨市资源及口岸优势结合的试金石。”迟常跃说。
从“一棵小白杨”到品牌出海
“这是我们170团的沙棘,它是富硒水滋润的。这是辽宁的蟹黄酱,在白杨礼赞APP上也可以购买……”9月4日,产业园的展区内,工作人员赵俊萍热情地向参观人员介绍着九师白杨市的特色产品和辽宁好物。
赵俊萍是163团的职工,2021年退休后来到产业园工作,负责两地验货、收货,有时也帮忙销售和介绍产品。“我感觉自己是辽疆之间的联络员,在这里工作不累,一个月还有4000元收入,干得很舒心。”
赵俊萍的故事,是辽宁援疆与九师白杨市双向奔赴的一个缩影。
这一切的破题,要从“一棵小白杨”说起。在小白杨哨所,辽宁省第七批援疆干部听着战士程富胜从家乡带树苗、在边疆种出参天大树的故事,心中突然有了灵感。“白杨坚韧不拔、扎根边疆,这不就是九师白杨市的戍边精神吗?咱们打造一个以白杨为名的品牌,让特产带着精神走出去,利用辽宁援疆平台销往大江南北。”
大家反复商讨,最终确定了“白杨礼赞”这个品牌名,并设计出“小白杨+丝绸”的LOGO——树干是九师的根,丝绸是新丝路的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在上海举行“国门口岸 丝路新城”招商引资推介会。
有了品牌,如何销售成为关键。2024年,辽宁援疆投资5000万元的标准化厂房项目,撬动了投资1亿元的巴特乳业驼奶粉加工项目落地。辽宁援疆团队不仅帮助企业完善生产建设,还从辽宁请来专业电商团队,手把手地教企业拍产品图、写直播脚本、做运营。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当地驼奶销路问题,还带动了20多名职工群众就业增收和本地骆驼养殖。
如今,巴特乳业的驼奶粉通过白杨礼赞平台,不仅卖到了全国,还走进了哈萨克斯坦的玛格农超市,2024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工厂也成了兵团工业旅游样板点。
白杨礼赞不只是卖货,更是培育了一条能扎根边疆的产业链。线上,白杨礼赞APP开通“一团一品”板块;线下,九师的“白杨礼赞·生活家”便民店、辽宁大连和沈阳的旗舰店相继开业,援疆四市旗舰店也落地营业,形成了“线上商城+线下门店+配送中心”的立体网络,累计完成销售额3亿元。
如今,这条产业链延伸至中亚、东北亚。2024年,迟常跃带团队推动白杨礼赞与哈萨克斯坦玛格农超市连锁集团合作,采用“两国两仓”模式(九师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设仓储中心),使九师白杨市驼奶粉、果蔬制品快速进入中亚市场。
参与合作谈判的产业园运营总监于新,首次在哈萨克斯坦看到沙棘汁上架时激动地拍照发回工作群,大家表示要让中国、兵团、九师白杨市和辽宁好物走进更多中亚国家。截至目前,九师白杨市的沙棘产业援疆基地正式入选辽宁省海外仓。这一模式让平台进出口贸易额达到近2亿元,俄语和英语版APP进入初步调试阶段。
从一个平台到一条产业链
“口岸经济潜力巨大,政策优势十分明显,非常适合内地企业突破产能瓶颈,拓展海外市场。”丹东高新区辽宁超粤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振新介绍,公司6月底落地九师白杨市,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经与俄罗斯签订了10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
目前,九师白杨市92个大棚为园区蘑菇酱生产供货,日产量20到30吨,月收入120万到150万元。九师片区新疆倬怡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顺景称,蘑菇酱今年已和中亚五国签订了9000吨订单,罐头产品正在筹备中,后期将销往全国并出口巴西、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此外,公司会持续专注特色产品研发,根据消费者口味推新品,拓展市场,发挥蘑菇产业链作用,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为贯彻2024年度辽疆丝路开放合作大会精神,辽宁超粤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贵州恒飞科技等企业,在试验区九师片区成立新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光电技术研发与高端装备制造,依托西北及中亚、俄罗斯市场需求,联动辽疆产业资源开展“飞地模式”生产。产品将填补自治区、兵团光电产业领域空白,利用新疆的口岸与内地的产能互惠互享。
辽宁第七批援疆工作队结合九师白杨市需求与辽宁对口支援市优势,明确发展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助力布局“5+N”产业体系,并且积极对接两地优势,以援疆项目、招商引资、经贸互通为着力点,全面开展对口援疆实践。此外,投入5200万元打造的九师白杨市创新创业基地,已经吸引20家企业入驻,孵化项目总投资达114.6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0亿元。
九师白杨市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输血”变为“造血”,全力推动受援地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依托辽洽会、亚欧博览会等平台推动辽疆商贸互通,创新招商模式,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多元路径,累计对接超270家重点企业,成功引进上海沐高新智云谷6000P算力中心等23个项目落地,总投资35.7亿元,为“白杨智造”大数据产业园开园奠定基础。
跨山越水,从辽东半岛到塔尔巴哈台山下,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北麓,辽宁省援疆四市与九师白杨市心手相握、双向奔赴。辽宁援疆投资撬动阿方提乳业驼酸奶加工、辣椒烘干等多个项目落地。投资3000万元打造“双院士”领衔的“一站两基地”项目,以日光温室作物高产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数字农业为方向,突破北方地区设施园艺关键生产技术问题,打造西北地区首个高性能现代化日光温室设施农业样板基地。
从单向支援到双向奔赴
“以前援疆是辽宁帮九师,现在是辽疆一起干。”迟常跃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九师白杨市和辽宁援疆分指统筹内外两个市场供给侧、需求侧,围绕白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定位,以对口支援带动开放合作,全面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绿色矿业、口岸经济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这种双向奔赴在数据上体现得更直观。2024年组织开展8次辽疆丝路开放合作大会系列活动,推动九师白杨市与辽宁省商务厅等单位战略合作,促成海外仓、巴克图经开区与辽宁8家产业园区合作,反响巨大。随后,举办2025年度“国门口岸 丝路新城”上海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22个项目,总投资309.72亿元。其中,辽宁援疆九师分指招商6个项目,总投资22.07亿元;洽谈对接5个项目,总投资86.1亿元。这次推介会是九师白杨市近年来招商项目最多、产业最全、投资最大的,标志着“5+N”产业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有新突破。
辽疆数字丝路跨境电商产业园
辽宁第七批援疆工作队结合巴克图口岸区位优势和中国—中亚商贸合作密切实际,助力九师白杨市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辽宁援疆资金作用,完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两大核心平台建设。完成跨境电商9610模式首单测试并正式运营,结束了全兵团和塔城地区无这一业态的历史。引进7家跨境电商企业,布局新业态,进出口贸易额达19.77亿元,占比超48%,实现师市跨境电商零的突破,成为拉动进出口贸易跨越式增长的主引擎。此外,援疆工作队还帮助20余家企业打开内地市场。
辽宁援疆步履不停,扎根戈壁,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持续发力,为九师白杨市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援疆人员参与白杨市建设,组建了“红石榴”医疗队、推动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西医结合医院、人才社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戍边聚人奠基。
辽疆数字丝路跨境电商产业园里,工作人员赵俊萍(右一)向参观者介绍九师白杨市的特色产品和辽宁好物。(图/苟汇敏)
站在试验区九师片区门口,不远处中哈第三条铁路(巴克图口岸—阿亚古孜)正紧张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投运,届时铁路口岸通关能力一期达500万吨,未来达2000万吨。望着往来货车,迟常跃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实质,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注重援疆效果,负起政治责任,发挥受援地主体作用,将“白杨礼赞”模式复制到更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九师白杨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桥头堡。
“白杨礼赞”是坚韧不拔的白杨精神,更是辽疆两地同心协力、携手共进的深情厚谊。在新丝路的征程上,辽疆两地正以“白杨礼赞”为号角,续写着产业援疆的新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1期、10月13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辽疆“双向奔赴”结硕果(主题)擦亮“白杨礼赞”品牌 奏响产业协作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