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经济 > 专题报道

始终践行文化传播!李连杰携小罐茶解锁武与茶的对话新篇

来源:周口网2025-10-28 17:48:19

“在交棒吴京的时候,我说我‘退休’了。”李连杰笑着坦言,“但其实我很满意现在新的角色,我是国际武联的001号终身志愿者,今后可以更好地在世界上推广这项运动。”

李连杰卸任国际武联形象大使后,没有选择告别武术,而是以“001号终身志愿者”的新身份,在第十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期间,与全球五大洲的武术代表们坐在一起以茶会友,品着一杯杯小罐茶焖泡茶,娓娓道出武术与茶文化的相通之道。

这场活动不仅见证了李连杰受聘“001号终身志愿者”的身份转变,更透露着李连杰对武术传播现状的深刻理解,也深入探讨了功夫文化与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表达方式。

武茶同源,千年文化蕴藏东方智慧

功夫与茶,看似一动一静,实则蕴含着相通的文化基因。两种文化都强调“度”的把握——功夫讲究力道、节奏的拿捏,茶道注重水温、时间的掌控。这种内在的相通性使得两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始终相互滋养。武术修习者往往通过茶道修炼心性,而茶道爱好者也常从武术中感悟动静相宜的哲学。

李连杰看到了武术与茶文化的相通之处,也指出了它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保持活力,吸引年轻一代。“我想让武术在更多的青少年中推广开来,让他们觉得这个运动很好玩、很开心,并愿意去了解它的文化。”李连杰分享了他的设想。

对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梦想,李连杰认为,需要“破”才能“立”。如今,这位国际功夫巨星,更愿意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让全世界透过文化的新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温度。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变,从明星到助推者的角色转换,恰恰体现了李连杰对文化传播的深刻理解。

这种“破”与“立”的哲学,不仅适用于武术的发展,也同样适用于茶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关键。它不靠固守旧制维系存在,而凭自我调适赢得未来。茶与武,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却共同诠释着一种东方智慧: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在理解本质的基础上,为当下创造价值。

承创合一,推动传统文化当代新生

交流活动现场,李连杰表示:“功夫与茶,都是风靡全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日我们以茶会友,不仅将现场五大洲的武术爱好者紧密相连,更让五湖四海的观众透过这杯茶,感受中华文化的温度。”

文化走向国际、走进日常的前提,是主动“拥抱年轻人”,而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延续生命力的关键。当代青年并非拒绝传统,而是拒绝刻板与繁复。他们追求“即得好喝”的茶饮体验,也青睐“自在挥洒”的习武方式。

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与群体特征,茶文化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传统茶饮通过产品创新和体验升级,打破老派印象,构建符合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新茶文化。

在此次活动上亮相的小罐茶焖泡茶,是专门针对焖泡场景研发的全新产品,目前已推出陈皮白茶、茉莉普洱、桂花六堡、黑乌龙茶四种口味,通过科学的茶叶拼配和精准的焖泡参数,搭配“焖焖杯”“焖泡杯”等现代茶具,实现了“一拆、一丢、一焖、一倒”的便捷体验。其茶品和茶具的外包装沿用的“茶枝纹”设计,更给这款焖泡茶带来了年轻化的时尚潮流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小罐茶在茶文化创新和年轻化探索的过程中,除了焖泡茶之外,还有多元尝试。今年5月,小罐茶重磅推出高香无糖茶,进军即饮茶市场,作为专业茶企,正式开启用茶文化链接年轻人的一大步。

茶文化的当代创新与传播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系统。小罐茶作为现代派茶企,通过更科学的配比、更便捷的器具、更创新的形态、更清爽的口感、更时尚的设计,让中国茶逐渐从老派印象走向时髦日常。而中国茶文化的内核,也正通过现代化的产品形态与理念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