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三北”工程走出一条绿富同兴之路

来源:民生周刊2025-10-29 14:01:03

民生周刊记者   刘烨烨

森林覆盖率从5%到近14%,“三北”工程带来的“中国绿”受到世界称赞。

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80周年庆祝活动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中国“三北”工程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三北”工程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这是继2018年“三北”工程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后,获得的又一项国际荣誉。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这项表彰充分契合粮农组织“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的愿景,呼应2025年世界粮食日“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展现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中的技术引领、协作精神与创新实践。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三北”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174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33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6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84%;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公顷,庇护农田3000万公顷,工程区粮食单产提高近50%。

“三北”工程实施47年,在北方地区筑起了一道促农护牧的生态屏障,走出一条绿富同兴的发展之路,也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宁夏中卫沙坡头“五带一体”固沙防护林

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三北”工程建设突出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实现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风沙危害持续减轻,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程度呈现“双减”,区域生态和人居状况极大改善。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曾因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县域90%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区域气候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从治理前的不足0.3%增至57%,沙尘暴天数减少80%,2024年右玉县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书写着中国“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在广袤的北疆大地留下无数生动注脚。

绿色产业助力改善民生,脱贫减困成效斐然

“三北”工程建设注重培育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灌草饲料林,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工程区木材储备量达18.3亿立方米,薪炭林面积达92.9万公顷,林果业基地面积达406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采用林—药、林—菌、林—菜、林—草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进行立体复合经营,非木质林产品产量达5.86亿吨,年均4507万吨,年均产值1994亿元;结合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工程区内建设森林公园8572处,其中国家级3615处、省级4357处、县级600处,年接待游客3.85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480亿元。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历史上因长期的垦草为田,滥伐森林,致使天然林草景观破坏殆尽。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静宁县依托“三北”工程立足资源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苹果产业。县域果园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121.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27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8000元,占总收入的80%以上。

携手合作共享成果,“绿色长城”享誉世界

“三北”工程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世界共享生态建设成果。通过举办国际培训班、派遣专家团队等方式,为其他国家培养生态治理人才。

截至目前,已有90多个国家的元首、大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考察“三北”工程,交流生态治理经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3期“荒漠化防治技术”“干旱区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技术班”等方面的培训班,共有来自86个发展中国家的1198名学员接受了培训,其中“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的461名学员参加培训。

当前,“三北”工程正处在全面推进、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仍然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立地条件比较差、水资源供给不足等困难和挑战。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把“三北”工程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决定从2023年开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中国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民生周刊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两年多来,“三北”工程共完成各项建设任务1.64亿亩,科尔沁沙地正重现草原风光,黄河“几字弯”金沙蓝海绿洲交相辉映,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绿围脖”,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完备,北疆绿色长城愈加稳固。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说,“三北”工程获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治理成就和林业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积极开展生态治理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向世界各国分享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2期、10月2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全球技术成就林业奖(主题)“三北”工程走出一条绿富同兴之路》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