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民生为大”援疆行(浙江篇)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为大”援疆行(浙江篇)

“民生为大”援疆行|援疆答卷“浙”样书写

来源:民生周刊2025-10-29 18:15:13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从钱塘江畔到天山脚下,浙江援疆书写了跨越数千公里的对口动人篇章。

今年是浙江对口援建新疆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第15个年头。

15年来,浙江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累计选派近6000名援疆干部人才扎根边疆,在产业、教育、干部人才交流、文化润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援疆——以就业为导向,激发新动能

2023年以来,以就业为导向,浙江通过产业援疆促进受援地新增就业2.9万人。

浙江援疆系统实施了产业援疆3个“十百千”专项行动,聚焦能源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成功引进钵施然智能装备、宇欣新材料、鲜丰水果等一批重大产业援疆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近500亿元。

通过举办“百名浙商新疆行”等产业招引系列活动,浙江打破了省域结对关系界限,促进了浙商浙企在全疆范围内的投资兴业,推动了伊犁州瑞碳能源、第二师米兰绿脉智算中心等项目的签约落地。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更是富民的源泉。浙江深化两地园区的结对帮扶,推动受援地16个园区与浙江19个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地园区结对的全覆盖。通过共建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梯度转移昆久纺织、今辰水晶等17家企业落地园区。作为产业援疆的典范,浙(江)阿(克苏)协作的新和县水晶钻饰产业园项目带动就业1万多人。

浙江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工作人员前往结对亲戚家中共庆端午佳节。

以畅通产业双循环为目标,浙江援疆强化配套支撑。2023年开通的“浙新吉”专列常态化运行援疆班列,助力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别迭里口岸临时通关首日,浙江义乌市场商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70%。

此外,浙江创新启动了浙阿历史经典(非遗)产业交流互鉴协同发展专项行动,迭代升级“十城百店·浙疆有礼”工程,推进“疆果东送、浙产西进”,带动销售农特产品95万吨,销售额达117亿元。

教育援疆——全方位提升,促进教育质量与办学条件同步跃升

教育是民生之基。为促进受援地教育质量提升,2023年以来,浙江全方位开展“组团式”教育援疆,选派107名校长、754名教师组团支援52所学校,设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00个,帮带本地教师1993人,指导徒弟获得国家级奖项32个。2025年,助推阿克苏地区中考语文平均分首次达到95.66分,总平均分达到450分,首次超过自治区平均分,实现整体质量指标结构性优化;助推库车二中、地区一中等受援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分别达到99.91%、94.6%,均创历史新高。

在教育资源集聚方面,浙江深化了本科高校发展联盟,建立“以校包院”机制,促进15所浙江高校与新疆理工学院签订“一校一院”帮扶协议。设立联盟实践基地学校30所,开设示范课270多堂、讲座350多场,辐射教师4万多人次。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方面,建成了南疆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筹建了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助力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南疆唯一的自治区示范性优质高职,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

在国家通用语言(以下简称“国通语”)普及方面,浙江高标准创设了南疆语文教研中心,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造集语文教研、教师培训、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研训平台。开发“语润浙疆”农牧民普通话1000句和农牧民开心学汉字APP,使用人群达10万多人。浙江援疆推广国通语牌、国通语棋,举办浙阿青少年中华诗词、作文等四大赛事,开展“我是朗读高手”等活动,促成浙阿两地35万人次的师生参与,带动25万多个少数民族家庭。

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创新深化援疆模式,打造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2023年以来,浙江创新深化“1+X”“组团式”援疆模式并推动在医疗、科技、文旅等领域率先成势。

在医疗援疆方面,创新“大组团”嵌“小组团”模式,推进“专科联盟”“长三角援疆医疗联盟”建设,选派215名医生帮扶12家医院,帮带本地医生746人,创建国家重点专科两个,开展新技术463项。地区医改评价结果跃升至全疆第二,地区一院更是获批全疆唯一国家公立医院示范项目并获中央财政5亿元支持。

在科技援疆方面,浙江率先在全国开展“组团式”科技援疆试点,组建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浙阿能源化工科技创新中心等4个科创中心,精准选派48名援疆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项目50多项,获省(自治区)级科研立项8项,引进新品种150多个,服务企业250多家。

诗画浙江“百万游客新疆行”首发团接机现场

文旅“小组团”援疆方面,浙江实施了三年行动计划,成立浙阿文旅人才交流合作联盟,推进旅游规划等10个领域的文旅“小组团”援疆,培训专业人才2000多人次。同时,创新启动百名“我爱浙疆·基层文化员”定向培养计划,以新疆理工学院培养3年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培养1年的“3+1”模式,遴选首批27名基层文化员赴浙学习。

文化润疆——丰富文化生活,构筑精神家园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2023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我爱浙疆”文化润疆工程和文旅援疆“双珠”计划,浙江援疆持续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文化润疆方面,浙江援疆推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融入援疆工作,打造南孔儒学园等阵地,组织音乐剧《南孔》、歌舞《多彩非遗》等双向交流活动230多场次,观众达110余万名。其中,歌曲《天山放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爷爷的萨玛瓦尔》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金奖。

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的足球少年们走进杭州奥体中心,参观亚运场馆。

在旅游方面,浙江大力推进规划引旅、强基兴旅等六大行动,改造提升独库公路(康村)、阿拉尔沙漠之门景区等一批精品游线,助力阿克苏创成全国及自治区级文旅品牌30多个,支持天山托木尔景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阿克苏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零的突破。2024年,受援地接待游客超3600万,同比增长23%;旅游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6%。

浙江援疆工作以全面的布局、深入的实践和显著的成效,为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浙江将继续深化援疆工作,为新疆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力量。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2期、10月2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浙江助力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援疆答卷“浙”样书写》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