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5-10-29 19:19:34
国家卫健委在“十五五”规划中提出目标:未来,中国人均寿命要达到80岁。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人们对长寿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活得长,还要活得健康。
过去,中医药守护着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如今,迈入追求健康长寿新时代,中医药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0月28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护佑老年健康”专题发布会,详解老年常见病等中医防治方法。
中医护老!全国超2000家公立中医院设老年科
2025年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敬老日重阳节。“九九重阳,久久长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严华国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2000家公立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
覆盖全国的“中医养老”健康行动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
815家公立三级中医医院
1321家公立二级中医医院
5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全力攻坚老年疑难病
1800余名中医老年病顶尖人才已就位
1.54亿老年人已享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正深度融入老年健康管理体系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下,各地正积极建设三大中心:
区域老年疾病中医诊疗中心
老年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心
老年中医药服务指导中心
同时,国家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托管或举办养老机构,鼓励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一半的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已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中医药特色的“医养结合”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未来可期。
老年人有三大健康问题:利用好中医药提前预防
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指出,老年人健康问题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同老年阶段养生重点应有所侧重。当前,老年人主要面临三大健康问题。
一是多种慢性病共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脑卒中常集中出现。
二是功能减退,记忆力、视力听力、咀嚼消化能力下降,腿脚不灵便等情况较为常见。
三是衰弱综合征,表现为精力不足、疲倦乏力、行动迟缓、易跌倒。
徐凤芹揭秘,根本原因在于这两个器官报警——
肾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日渐亏损,会导致腰膝酸软、骨质疏松、耳鸣耳聋等。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减弱则气血生化乏源,导致营养不良、脏腑气血虚损,还会加重慢性老年病。
徐凤芹指出,中医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会将老年健康问题视为孤立的“病”,而是看作人体“生、长、壮、老、已”过程中“老”阶段的整体状态失衡。“中医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是积极地治未病,让老年人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实现长寿且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要保护好脾胃,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脾胃功能健运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杨戈建议,老年人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每餐七分饱,遵循“温、软、淡”原则,细嚼慢咽。
杨戈特别推荐两款适合老年人的食疗方法:
山药薏苡仁粥:
取材:新鲜山药或干山药片,搭配薏苡仁、大枣、大米;
使用方法:薏苡仁提前浸泡2小时,与大米、大枣煮粥,快煮熟时加山药煮15分钟;
主要作用:健脾益气、滋阴利湿
山楂麦芽茶:
取材:炒山楂、炒麦芽、陈皮;
使用方法:三味药材全部放入茶壶,沸水冲泡后,盖上盖子焖泡10~15分钟,代茶饮。饭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作用:消食积、促消化(胃酸过多者须少用山楂)
另外,杨戈特别推荐两种适合老年人的脾胃按摩保健法:
按揉足三里穴:
每次按压5~10分钟,早晚各一次,两侧交替
作用:常言道,“揉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重要保健穴位,长期坚持按摩能显著增强脾胃功能,强壮身体。
摩腹:
睡前或饭后1小时,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范围由小到大,力度要轻柔渗透,每次按摩5~10分钟。
作用:顺时针摩腹具有通便功能,逆时针摩腹具有止泻功能。一般保健,是顺时针进行,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腹胀便秘。
杨戈提示,这些方法贵在坚持,形成习惯。
腰腿疼痛“老毛病”,中医三招简单应对
腰背痛、腿脚酸、关节不利索……应对老年人常见的“老毛病”,中医也有妙招。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建议症状不严重的老年人,可采用穴位按摩、艾灸、中药热敷包等简单易行的居家调理方式。
第一种:穴位按摩——随手就能按

上图:肾俞穴
腰背痛:握拳用拳眼上下摩擦后腰肾俞穴区域(腰眼位置)

上图:足三里和委中穴
腿酸痛:拇指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委中穴(膝盖正后方)
每穴1~2分钟,有胀痛、酸胀感即可。
第二种:温和艾灸——驱寒又止痛
最适合一遇冷就加重的疼痛
常灸穴位:肾俞、大肠俞、阳陵泉、委中、足三里
或选取痛点(阿是穴)
使用方式: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2~3厘米处实施艾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温热舒适、皮肤微红为宜。
注意避免烫伤!
第三种:中药热敷——通络又舒筋
药包蒸热后敷疼痛处,能够疏通经络,明显缓解腰腿疼痛。
另外,葛金文建议老年人日常采用温和方式锻炼——
仰卧时脚尖尽力前伸再回勾,锻炼小腿、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反复伸直膝关节,将腿抬高30-45度,保持数秒后放下,以锻炼腰腿肌肉,防治腰腿痛。
三类老年人饭后不散步,记住“护本锻炼”三字经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俗语看似有道理,但并非适合所有老年人。葛金文表示,饭后适度活动有益身心健康,主要适合身体素质好、无严重慢性病的老年人。
葛金文提醒,三类老人饭后尽量别散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饭后立即散步可能导致心脑供血不足,需静坐或平躺30~60分钟。
气血虚弱者: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老年人,饭后应先休息30分钟左右,避免强行散步耗伤气血。
胃下垂患者:不适合饭后运动。
葛金文建议,脾胃功能稍弱、易积食腹胀的老年人,饭后应休息30分钟再缓慢散步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消化、缓解饱胀。
老年人运动养生要遵循顺应自然,“不伤为本,适度为要”:
时间选择:早晨或下午3-4点运动,避开清晨、夜晚及烈日正午;
运动适度:春夏适当增加运动量,秋冬要减少运动量。选择温和锻炼腰腿肌肉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
避免出汗:量力而行、动静结合,以身体微微出汗、舒畅不疲劳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因“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耗伤气血心阳。
精神调养:老年人不应只追求形体活动,更要注重精神调养。运动之时,将意念集中至动作和呼吸,达到“形神合一”、全身放松的效果。
葛金文提醒,老年人运动也要“重点锻炼,顾护根本”。
老年人腰腿痛、关节不利的“根本”在于:肾精亏虚、肝肾不足、气血衰弱,导致筋骨失养。所以,锻炼的核心目标不是“练得多”,而是“练得对”,要以和为贵,以养为主,以通为要,以肾为根。
他建议老年人记住“护本锻炼”的三字经:
腰常搓,肾俞热;膝常揉,筋不结;
腿常抬,血自流;腹常摩,脾自强;
气常匀,意常守;缓柔稳,久见功。
老年人睡前不要玩手机,试试“安眠三宝”
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凌晨五点前就醒了?为什么老年人总感觉“觉”少,还容易失眠?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认为,这反映出“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特点:
“虚”即心血虚、肝血虚,血为神志活动基础,血虚则心神失养、阳不能入阴,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瘀”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扰乱心神,使失眠加重或反复。
徐凤芹推荐“安眠三宝”,缓解老年人失眠问题。
第一宝:桂圆莲子羹
使用方法:桂圆和莲子煮粥
适合:心血不足、睡眠浅且多梦的老年人
作用:桂圆肉养心安神、莲子健脾安神。
第二宝:百合枣仁茶
使用方法:百合和枣仁两者煎煮或用保温杯焖30分钟
适合:心烦意乱、入睡困难的老年人
作用: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
第三宝:穴位助眠法

上图:内关穴和神门穴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约三指宽处,按压3~5分钟
神门穴:按压至酸胀感,助眠效果明显。
徐凤芹表示,穴位助眠特别适合老年人睡前躺在床上自行按压,“有的老人,按着按着就睡着了。”
三大禁忌,千万避开
下午3点后喝浓茶(茶叶碱作祟)
熬夜超过11点(错过黄金睡眠时间)
睡前刷手机(蓝光扰乱睡眠)
徐凤芹特别提醒,家人的陪伴问候,适时给予老年人心理安抚,胜过任何安眠药。
(民生周刊记者 李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