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湖北随县:大洪山路畅景美业兴

来源:民生周刊2025-11-13 11:49:23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通讯员   贺晓利

巍巍大洪山秋色正浓。

环琵琶湖西线旅游路上,压路机隆隆作响,崭新的沥青路向远方延伸。高尖山村村民庹传海站在路旁,笑得合不拢嘴:“这条路通了,去长岗镇能省20分钟。”不远处,白鹭在稻田上空划出优美弧线。

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大洪山休闲度假区以民生实事为抓手,通过交通升级、环境整治、产业赋能,让昔日偏僻山区变身宜居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条条公路蜿蜒山间,民宿点缀,产业落地,这片土地发生着美丽蝶变。

路网完善畅通发展动脉

清晨6点,琵琶湖畔已是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14.1公里的环湖西线旅游路上紧张施工。“11月底就能通车。”项目负责人指着已拓宽至6米的路面说,“这条路连接洪山镇和长岗镇,惠及沿线4个村5000余名群众。”
路通则业兴。今年8月,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随县站)在此举行,千余名选手沿着新修的环琵琶湖东线绿道飞驰,湖畔加油声此起彼伏。

电商直播助力大洪山的土特产走出深山。

“赛道太美了。”山东选手李伟赛后赞叹,“一边竞赛一边赏景,这是独一无二的体验。”赛事通过直播吸引超500万人次观看,沿线民宿、农家乐订单量暴涨3倍。

在绿水村,党支部书记马维山正与京山市绿林镇祁家村干部商议旅游公路对接事宜。“这段4.2公里的路,将打通环大洪山两市三地文旅协作‘最后一公里’。”他说,村里正借全省乡村创意生活季的东风,打造环大洪山乡村旅游聚集区。

交通网的完善让“快进慢游”成为现实。如今,度假区已建成环湖绿道40公里、旅游驿站6个,形成“主线贯通、支线延伸”的交通网络。正在骑行的游客刘女士告诉记者:“景区之间道路连通了,逛起来方便多了。”

美丽乡村擦亮绿色底色

涢水河畔,熊氏祠村村民老黄正在新修的园子里浇水。“以前这里杂草比人高,现在成了小花园。”他说,村里开展环境整治后,家家户户都主动让地拆违,“我家让出半分菜地,换来了全村美景。”

熊氏祠村创新“三级联动”机制,通过12场户主会凝聚共识,完成沟渠清淤2000立方米,铺设污水管网220米,56户农户完成厕所改造。村民自发拆除危房8处,出让菜地建设公共设施,共同打造出1800平方米绿色菜园和2100米绿化景观带。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在核心景区绿水村,“筱泉山庄”老板甘文能忙得脚不沾地:“旺季一个月能赚两三万元,比外出打工强。”目前,度假区农家乐已发展到95家,80%的村民吃上“旅游饭”。2025年上半年,这里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同比增长71%。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洪山坪村的千亩中药材基地里,游客正在采摘七叶一枝花。“既卖药材,又搞旅游,双份收入。”村民刘大哥说。目前,基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带动300余名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

“我们要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秉承‘绿色康养+休闲运动’理念,在吃住行游购娱医教养等核心功能提升上,整合资源,统筹运营,讲好故事,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剑说。

王剑认为,大洪山要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为目标,通过补齐设施短板、焕新文旅业态、提升运营质效、深化景村合作等举措,助推休闲度假区整体品质提升,找准文化旅游与民生改善的结合点,描绘如画洪山美丽新画卷。

产业融合激活致富密码

“这款银杏书签一天能卖上百件。”在珍珠泉村乡村博物馆,店员向游客展示文创产品。这座由废弃养猪场改造的博物馆,已成为度假区文旅打卡点,收录图书4000余册,成为观鸟、文创、非遗体验的新社交场所。

改造闲置资产让老屋焕发新生。“自在小院”民宿管家小赵介绍,这些由闲置房屋改造的9套民宿,采用“平台公司+村集体+自在合伙人”投资、专业公司运营的模式,试运营期间,单院在黄金周收入近万元,已吸纳20名村民就业。

电商直播让土特产飞出深山。在常安店村的直播间里,香菇、木耳等特产被抢购一空。主播睿哥说:“月销售额超百万元,真空包装的香米和即食香菇脆最受欢迎。”

在东庄畈村,“90后”党支部书记邓倩倩正在香菇大棚里做直播。她举着手机穿梭在菌架间,直播间人数持续上涨。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已有25人加入直播队伍,上半年销售土特产超50万元。

大洪山香稻、香菇等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三里岗镇香菇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打包发往日本的订单。“以前散卖一斤赚几块钱,现在做成深加工产品,价格翻番。”种植户陈大哥说。三里岗镇香菇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带动万人增收。

夕阳西下,琵琶湖面泛起金光。新修的公路上,骑行爱好者们结伴而归;农家乐里,游客品尝着地道农家菜;直播基地,村民们还在忙碌接单……

今日大洪山,路畅业兴、景美民富,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青山绿水间展开。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3期、11月10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湖北随县推动乡村交通升级、环境整治、产业赋能(主题)大洪山路畅景美业兴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