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第八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5-11-26 16:56:07

11月21至23日,以“AI与教育:超越什么?关注什么?”为主题的第八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校长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

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在讲话中指出,要以“四个超越、四个关注”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挑战,即超越技术探索,关注应用普及,推动更广泛的教育平权;超越被动使用,关注多元参与,打造更科学的育人工具;超越工具依赖,关注个性发展,培养更具创造力的时代新人;超越技术中立,关注价值引领,立德树人塑智(塑造人工智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嵌入AI工具中,让AI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席、香港大学原副校长程介明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全球教育图景,希望与大家深入探讨,并共同展望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认为,AI给教育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它打破了知识稀缺的壁垒,迫使教育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教育的重心需从“学什么”转变为“为何学”“如何用”,也就是从单纯记忆知识,转向着重培养理解、批判以及创造的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宗凯认为,我国教育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到以能力为基的深刻蜕变。当下,AI教育核心挑战在于教师遭遇“不会用、不愿用、不能用、不敢用”四大困境。与此同时,教育范式向“感知控”个性化学习转变,借助对话式智能体推动知识有效迁移。面向未来,要坚守教育引领技术理念,确保人在人机协同中居于主导,通过重构教育支撑体系,最终达成人机深度融合的教育新生态。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红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现有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教师教育能力全面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执行秘书长石岚认为,人类智能具有进化性,AI会推动大脑进一步发展。她提出学生需具备情感共情与终身学习能力,并且不同年龄段的AI素养培养应与相应需求适配。她认为在使用AI时,需先明确边界,在此基础上鼓励探索,同时要关注知识产权、互动边界等问题。

论坛圆桌围绕“智启未来——AI、教育与人类的同频之路”“中小学AI应用:锚点何在?”“听!学生的声音”,“论AI时代下学习的‘美学’”,“守正创新:如何为AI定位?”“AI的文化觉悟”等话题,深入探讨AI与教育融合的实践沉淀。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共同承办,由福州市教育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家炳基金会共同支持。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