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中国经济增速见底了吗?

来源:人民网2015-04-23 14:23:02 增速 中国经济

摘要:2015年一季度,在地产新政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背后,我们不难感受到经济增长的一丝凉意,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我们必须对一个核心问题做出判读——经济增速见底了吗?

【访谈背景】

2015年一季度,在地产新政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背后,我们不难感受到经济增长的一丝凉意,尽管稳守底线,但是决策者已经开始把管控下行风险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我们必须对一个核心问题做出判读——经济增速见底了吗?为了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特邀国内外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和国际组织具有影响力和战略眼光的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热点话题共同探讨,碰撞思想的火花,分析问题的脉络,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嘉宾】

蔡昉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稻葵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提问】

经济学主要讨论周期问题,当下的经济增速下滑是否是周期性的问题?周期是不是到了最低点,是否有回升态势? 

【蔡昉】

经济学主要讨论周期问题,自然会问“这个周期是不是到了最低点,可以往回走了?”但是不要忘记,宏观经济学在周期问题之外还研究一个问题,即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这也是宏观经济学重要的一方面。

因此,在回答周期性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现在遇到的问题,也就是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从2012年开始,第一次经济增长速度不再保8%了,而是一直在7%以下。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央对经济增长的减速做了一个“三期叠加”的概括,也就是说这是经济增速的换挡期,同时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政策的消化期。

这“三期叠加”,即换挡期、调整期和阵痛期都是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因此我们至少首先要搞清楚,今天的经济增长下滑不完全是周期性的问题。经济周期总是要出现的,各种外部的因素以及自身需求的冲击,总会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低于潜在增长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期,也就是下行的趋势。

周期问题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表现为通货膨胀,上升周期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下行周期可能会导致周期性的失业;二是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交替出现。

 

【提问】

当下经济是否有通货膨胀?是否有周期性的失业问题?

【蔡昉】

现在是否有通货膨胀?去年通货膨胀率为2%,今年前三个月是1.4%。很显然,没有任何通货膨胀。是否有周期性的失业问题?其实也没有。去年到今年基本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1%,从2002年以来平均水平基本是一致的。企业还反应有招工难问题。工资持续上涨的现象都在发生,所以很显然我们现在没有看到三期叠加之外还有第四期,也就是周期性下行。目前看来,第四期是没有的。

 

【提问】

为什么我们看到经济增长下行,却没有出现失业现象?

【蔡昉】

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由于生产要素的供给,特别是劳动力的供给以及生产率的提高,由它决定的潜在增长率本身是下行的。因此实际增长率与其相适应,没有出现周期性的问题。

 

【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潜在增长率下行的现象?

【蔡昉】

总的来说是因为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2010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峰值,之后就呈下行趋势。新成长劳动力也好,甚至新毕业的各个领域的学生也好,要么已经达到峰值,现处于下行阶段;要么是即将达到峰值。经济活动人口到2017年会达到峰值,之后也会绝对减少。这个因素会影响到多个方面:

第一,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第二,会影响到人力资本的供给。这两个影响对于我们改善劳动力存量并没有正面的效果。第三,会导致资本报酬递减的现象,投资回报率是要下降的。第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放慢了。将来甚至有可能停下来,资源配置会减弱。所有这些因素汇合在一起,就是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从总的判断来说,在2012年之前,总体上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10%左右。在十二五时期,就是今天所在的期间是7.6%,过去这几年就是这个水平。到“十三五”如果还依靠原来这些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进步速度,我们只能降到6.2%。因此从结构长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没有见底。

 

【提问】

中国经济增速见底了吗?

【蔡昉】

其实我与领导同样乐观。目前来看,影响劳动力供给、其他生产要素供给以及生产力的提高还涉及一系列的制度性因素。因此,通过改革可以扩大我们的劳动力供给。比如户籍制度的改革,让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直到退休,以及进行提高生产率的鼓励竞争的改革。这些改革可以带来改革红利,改革红利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我们做了模拟,如果相应的改革都能够到位、取得最好的成果,比如说劳动力供给增加、人力资本增加、全要素生产速度加快、生育率提高,这些都可以对未来产生一个正面的劳动力供给效应。所有这些好的改革加在一起,给我们带来的改革红利可以达到1-2%,因此潜在增长率降到6%多一点。如果真正能够把1-2个百分点改革红利加上去,其实和林老师的所谓8%也差不多。或许我们改革是一步一步释放的,不太可能一下子全部把改革红利都给释放出来。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在经济增长加速过程中,延缓这个减速、保持中高速。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观点是,中国经济见底略微为时过早,我们认为还要再过一个季度。基本的原因是,目前出口+房地产是拖累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可能一季度7%,二季度继续延续7%,若是出现一些好的因素,3、4季度才出现一定的恢复,会出现7.1%的增长。

毫无疑问,支持中国经济这一轮的增长因素是零售,说得更明白就是消费,消费跟零售相关度非常高。我们仔细分析了零售的数据,如果剔除了油价的因素,剔除了汽车消费的因素,几乎所有的消费品的消费,今年1-3月份都是12%的增长,非常稳健。所以我们认为,这一轮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是消费持续的上升,这起到了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这个观点跟蔡昉老师和林老师是不矛盾的,这一点应该是一致的。

最后,我个人的观点是,稳经济最该做的事情不光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整,还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给地方政府提供正面的激励。当前各地的地方政府官员部分出现了在其位不谋其政、慵懒这一系列的行为,对落实当前经济政策无利,还会带来一些觉悟不高的地方政府的不好行为。要给各地方政府评改革开放的先进标兵,评稳增长的标兵,同时财政上拿出一系列的钱,给推进改革稳增长得了奖的官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正面激励,让我们的政府行为跟市场的行为能够保持一致。这一点如果能够到位的话,我相信中国的经济到三季度能够见底,开始回升,明年和后年的经济条件也能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提问】

稳增长最该做些什么?

【李稻葵】

首先,稳经济比稳增长的含义更广,稳经济远比稳增长更为重要。稳增长只是在GDP增长速度上做文章,而稳经济要求的是整体的发展势头基本稳定,而且应当逐步上行:维持就业的健康态势,防治房地产过大萎缩,避免资本市场大起大落,设法保证贸易和国际收支的稳定。这就是稳经济。

 

【提问】

稳经济该做什么?

【李稻葵】

现在正在出台或者已经出台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大型项目投资,包括高铁、保障性住房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宏观政策,包括适度灵活机动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些很传统,不算创新。

稳经济当前最该做的是给各级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提供正面激励,推动他们围绕着稳经济、促改革多做努力。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基本经验是,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要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往一处使劲,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验,这个基本经验不能丢。最近一两年来,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在加大,这非常好,非常及时!广大民众一片叫好。在这种情况下,始料未及的是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出现了懒政怠政的情况。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各种改革和稳经济的措施消极怠工,宁肯不出错也不做出头鸟,担心各种各样的肃清措施会落在自己头上。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促进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迟迟不能到位,加重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下行的格局。这一问题必须及时纠正,方能稳定整体经济。

为此应该特别建议,在保持反腐高压的同时,要给真正有所作为的官员有所正面激励。提拔、提升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激励,但仅此远远不够,还需要每一级政府专门针对下级设立特别的优秀工作奖、勤政爱民奖、促进改革创新奖,由上级政府定期评审。财政拿出很少一点钱就能起到指向性的奖励作用。既有政治意义也有经济激励。

反腐、发奢靡是惩罚机制,奖励先进是正面激励,两个都必须有,都必须到位。一副好药应该是复方药。这种做法绝不是走回头路,再以GDP论英雄,相反是把官员的评价变得更为多元化,在当前的形势下,特别需要褒奖官员改革创新、一心为公,勇担风险的精神。这一措施必须及时出台,这些措施如果能落实到位的话,那么完成稳经济的重任就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提问】

人口红利消失,东北格外严重,不仅仅是生育下降的问题,东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这个季度东三省都在5%左右,您怎么看?您觉得“一带一路”对拉动中国经济有什么作用?

【蔡昉】

其实我不太赞成东北就是中国的未来,东北现象会在中国其他地方重复。我们应该说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来自于人口红利,这种人口红利的特点就在于靠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取得经济增长。

我们把上述情况概括成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当人口红利消失了,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人力资本、依靠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恰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转轨、一定用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没法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由于东北的特殊产业结构,应该说可能率先暴露了,也恰恰是一些局部地方的暴露,督促我们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同时,为什么有很多东北的劳动力外出,其实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劳动力市场更发育了,拥有了消化暂时在阵痛期被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把东北看成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对于“东北现象”,解决办法是什么?答案是区域性。首先,沿海地区其实现在也有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制造业的成本提高,比较优势下降。大家看到似乎有一些外资把厂撤掉了,或者有一些新的投资者已经到相邻的国家去投资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很有自己的特点。区域之间是不平衡的、有差距的,那么这个差距恰恰也是一个机遇,也就是说当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和整个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后,其实在中西部地区还有机会。换句话说,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延长人口红利。这个时候在于体制的改变,在于让生产要素充分的流动。因此我们很可能把东亚版的验证模式转变成国内版的验证模式,也就是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先转到中西部,然后再往外走。

中国终究要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今劳动力成本会导致中国某些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自然地,按照国际分工转到其他国家也很合理。但是主动的战略是我们今天就着眼于未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能。有些产能会配置到其他相邻国家,甚至到非洲。有些国家有自己的制约,这些制约包括人力资本的条件、投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情况。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连接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即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个大局,把它联系起来以后。“一带一路”也是在为产能全球配置做充分的准备,所以所起到的作用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发展的结合。

 

【提问】

当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板块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理解?

【李稻葵】

首先,美国经济目前的恢复比较稳健,比较强劲,失业率降到了5.5%,增长速度回升到2.5%,房价以及物价都在逐步回升,这是美国经济主要的情况。美国经济有两点大家非常关注,第一点是劳动参与率,就是就业人口除以总人口的比例,降到过去37年以来的新低62%,相当于美国37年前那个时代的劳动参与率。这说明美国的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社会问题,因为很多人两年以后找不到工作,就被算成非就业人口。第二点是由于美国经济会恢复的不错,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加息,加息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

第二,欧元区从一月份开始推出了自己的量化宽松政策、货币政策并且跟美国、英国一样开始出现负利率,这是为了刺激贷款。欧洲经济在困难地逐步恢复,在利好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欧洲股市一片见红。欧洲还有一点就是希腊,希腊这个国家尽管人口很少,但是给整个欧元区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和巨大的折腾。希腊一直在跟欧洲的主要国家,包括德国在叫板,说我们的经济问题是你们造成的,你们应该对我们负责任,包括历史上的侵略,都折算成现在的欧元给我们进行补偿。换句话说,希腊在翻案,在耍赖,这时有两种情况会在欧元区发生:

第一种是,德国人领着欧元区主流国家继续跟希腊讨价还价,要求希腊进行改革,最后希腊会被迫就范,从事改革,整个欧元区一片大团结,这是很好乐观的情况,但是需要时间。第二种是,希腊被欧元区精确的手术刀给割出去,退出欧元区。尽管希腊退出欧元区,我们认为欧元区作为一个货币区仍然会存在的,并无大碍,可能比今天的欧元区还更加强大。第一种的概率很大,第二种概率小一点。

另外,我们的分析是日本的通货膨胀,日本跟欧元区很像,也是在不断地进行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地印钞票。这是日本央行多年以来目标的基本实现,注意把能源价格这个日益下降的价格剔除出去,能源外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甚至到了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日本央行印钞票的政策基本上达到了目标,但是问题是增长率,所以我们担心的是日本有通货膨胀,但是没有增长,我们称之为有胀无涨的局面可能会出现。

整个国际情况我们做一个总结,国际情况出现了过去多年以来我们想不到的亮点,那就是全球股市大合唱,但是一片飘红。中国上半年29%,基本上是领唱的,并没有高出多少;今年1-3月份德国上升25%;意大利涨了26%;就连俄罗斯经济被制裁了,经济收缩2.5%,股市今年上半年也上升了28%,就比中国差一点。还有日本经济,日本的股市过去一年半一直在上涨,今年上半年也是在继续上涨,这就是全球股市大合唱。

美国的股市继续上涨,力度比以前有所放缓,我们的担心恰恰就在于此。各种分析认为,包括跟标普的经济学家交流,今年下半年最有可能是9月份,10月份,美联储要采取行动加息了。美联储加息的话,会给这个大合唱的指挥棒突然下一个休止符,整个股市大合唱会被泼上一大盆冰水,出现股市的逆转。有些股市比较理性,甚至会提前出现上涨的停顿。所以我们分析今年的9月份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