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治教学跛足 有哪些良方

来源:人民日报2015-04-30 09:33:52 跛足 良方 教学

摘要:从20世纪末到现在,国内外不少高校进行着教学与科研的各种探索与实践。他们都有什么招数,效果如何?

4月22日、27日,本报报道了关于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讨论,并针对大学定位、评价体系、教师分类管理等问题逐一探究。

客观地讲,有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不是一个新问题,是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凸显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外许多一流名校也同样发愁。从20世纪末到现在,国内外不少高校进行着各种探索与实践。他们都有什么招数,效果如何?

——编 者

通过直接的物质奖励,引导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为治好教学相对于科研的“跛足”,不少高校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四川大学前不久设立了“卓越教学奖”,以丰厚的奖金表彰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优秀的一线教师,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办公室,成立了“卓越教学奖”评审委员会。目前,已经有10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分享了180万元的奖金。浙江大学也在近年推出改革新政,设立教师教学鼓励津贴,用于额外奖励那些认真上课、关心学生的教师,以及开设跨学科、跨院系公共基础课程的优秀教师。

这些做法尽管存在争议,但在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李奇教授看来,通过物质奖励来激励高校教师重拾教学的兴趣和信心,不失为一种办法,“在评价机制和人事制度尚未完全成熟之时,通过直接的奖励措施来引导老师们对于教学的重视,可以理解。”

不久前,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平尔·福斯特来京,记者曾专门就这一问题提问。福斯特表示,哈佛大学也面临着如何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几十年,也是哈佛大学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帮助教师成为真正卓越的教育者。为年轻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贡献程度纳入是否终身聘任的考核中,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与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员,同样面临重要的挑战。”福斯特说。

实施分类管理、分开考核,岗位不同,评价标准各异

“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源于高校评价体系的导向。“应当尽快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教师分类管理体系,让教师们有精力、有信心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真正实现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相推进。”李奇认为。

2013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向高校科技评价改革“世界观”发问,回答了“为什么做科研”的问题。《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随后发布,提供了高校科技评价的“方法论”,回答了“怎么评价”的问题,从而引导教师理性看待科研,科学开展科研。

科研的评价体系理顺了,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显得更为迫切。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教学为先是方向,但光有“方向”是不够的。长期以来,人们曾受困于“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泥淖。如何衡量教学质量,如何让教学优先落到实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高校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来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2014年年底,湖北首次在省内高校推行职称分类评审,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评价体系,把教师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4种类型,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唯论文论”。潜心教学、科研推广做得好的,同样可以评上教授。新评审政策出台后,不少致力于教学或社会服务的教师表示,在职称评审中不再“吃亏”。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先后展开探索,将现有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以及团队科研、教学岗等不同类型的岗位,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让长于教学的教师同样有上升渠道和发展空间。

“精细化分类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趋势。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在教师分类基础上推进聘用制度。”教育部人事司相关负责人曾指出,“要区别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等不同岗位,对高校人力资源实行更加理性科学的管理。”

据了解,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都采用了类似的人事管理体制。牛津大学的师资结构大致分为3类:学术性岗位、研发类岗位、行政管理的职员岗位。美国的情况大致类似,对于不同岗位,均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线教育兴起,技术倒逼课堂教学更具个性

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时进教授给高校的“跛足病”开出了自己的药方:通过技术的革新,倒逼教师对于教学为先的重视。正如有学者分析的,“当改革无法触动教育,技术会触动它”。

近几年来,慕课风起云涌,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高度重视,国外Edx和Coursera等网站将哈佛、麻省理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囊括其中,国内的清华学堂在线也将多所国内高水平大学“一网打尽”。其运作方式,就是将最优秀的老师的课堂讲授搬到网上,通过线上学习,学生可在第一时间给教学做出评价,点击率的高低也直接反映出某位老师、某门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有专家分析,学生会选择那些“点击率”更高的教师的课程,这种基于互联网的“用户思维”模式,将倒逼教师更加在意学生的深度需求,用心提升教学质量,把课堂讲授做得更精致、更个性化。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国内高校的慕课平台已经开始对用户评价进行分析,把结果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改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期待通过主管部门、高校、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努力,二者之间更加有机结合。“无论是从中国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要求看,还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世界高等教育转型的趋势看,特别是从后工业时代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看,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决不可厚此薄彼,而应促其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所以,‘结合’才是真命题,是调整政策的方向。”龚克说。

(赵婀娜 葛亮亮 邓睿)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