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舆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

透视网络谣言:从求证意识说起

来源:人民网2015-05-12 17:50:58 谣言 意识 网络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谣言也呈上升趋势。在以情绪宣泄、利益攫取、娱乐恶搞、信息求证等为目的的谣言中,多数谣言的广泛传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谣言也呈上升趋势。在以情绪宣泄、利益攫取、娱乐恶搞、信息求证等为目的的谣言中,多数谣言的广泛传播源于媒体的责任意识淡薄,如3月18日“李光耀逝世”假消息被新媒体疯狂传播。网民的求证意识淡薄也是造成网络谣言大肆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网民常常陷入爱心谣言的陷阱。加之一些网络谣言刻意放大社会痛点,也无时无刻不撕裂着社会共识。这些均不利于和谐舆论生态的构建。总体而言,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媒体不断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曝光力度,网民对不实信息的求证意识也正逐步增强,并非所谓的“无谣不欢”,网络舆论自净与对冲机制渐趋成熟。

网民的求证意识逐步增强

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平台便利了网络谣言传播,但也是舆论自净的重要“战场”。近年来,我国打击网络谣言的一系列举措取得的积极成果有目共睹,主流媒体辟谣以及曝光对各类网络谣言的惩处力度也越来越大。表1显示,2011年至2015年谣言曝光的相关新闻数据持续走高;网民在微博、论坛以及博客中关于谣言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网络舆论自净与对冲机制逐步成熟。

  表1:各平台关于谣言“曝光”话题的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人民舆情综合管理系统;2011年至2014年为全年检索数据,2015年数据截至5月6日19时,下表同。)

虽然研究指出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信息接受者被动地接收信息,对于信息的甄别与核实的积极性不高。但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2011年至2015年间,新闻、论坛、博客中关于“求证”的话题总体呈上升趋势,媒体对各类求证的曝光度逐年增加。微博则在2012年达到“求证”峰值,随着微博热度的降低以及微信的分流,2013年以来微博“求证”次数逐步减少。而相应地,微信中有关谣言求证的文章则有所增加,近一年内相关文章共计3万余篇,传播效果良好。

  表2:各平台关于谣言“求证”话题的统计数据

  

关于舆论引导与求证意识

面对网络谣言,有关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最典型的案例即是《人民日报》2011起开设的《求证》栏目,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近年来策划的《“吃草莓致癌”说不靠谱》《“软谣言”为何更难打?》《灾区的谣言为什么少了》《“艾滋病滴入食物致多人感染”是老谣言》等优秀选题,在谣言洪灾中及时传递主流声音,带领网民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积极进行舆论引导。

而在微博舆论场中,一个典型善于回应网友求证意识的账号即是@江宁公安在线。近年来,这位体制内政务达人共发布辟谣帖390余条,积极回应网民的求证微博。@江宁公安在线以诙谐、幽默的风格策划【从“电话充电器电死小女孩谣言”说开去】【如何在朋友圈简单粗暴的击破割肾谣言?】【神秘的35人谣言】【高分考生高考志愿被招办锁柜子里谣言】【卖望远镜的会用弹针射你的眼睛?】等主题辟谣长微博,深受网民喜爱。这种互动模式有益于培养网民的求证意识,更有助于提高网民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助力微博舆论场风清日朗。

舆情总结

求证关乎责任。回望李光耀逝世、偷小孩、丢火车票准考证身份证、割肾等谣言,如果媒体在发布相关新闻时能进行充分的核实和求证,则不会造成“乌龙”事件,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网民能够三思而后转,多点谨慎、判断、思考和求证,也不会带来大范围恐慌,增加社会负担。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求证意识,让网络舆论在法治思维的框架下自由翱翔。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