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舆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舆情

央国企舆情风险研判

来源:人民网2015-05-19 16:15:47 舆情 风险

舆情风险防范工作已成为央国企重要工作之一,事关每一家企业的稳定与发展。为帮助广大央国企增强舆情风险研判能力,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汇总编制了《央国企舆情风险研判》。它不仅提供权威详实的资讯,而且还拥有精准到位的视角,旨在帮助央国企提高舆情风险防范及处置能力,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本期提要

·国务院: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 大力开发境外电力项目

·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两边不讨好”

·中移动内部互不揭发 中核4高管被“断崖式”降级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被网民调侃忽悠总理

·缘何舆论执着关注“两桶油”管网拆分?

国务院: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 大力开发境外电力项目

5月16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

《意见》提出的总体任务是: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钢铁、有色、建材等12个行业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研判与建议:

中国广播网分析认为,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以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这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于企业而言,则是第一次全面规划了实体产业对外合作的方向。

此前曾有舆论认为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正是转移过剩产能,其实并不然。处在“走出去”战略核心的可归为四大类别,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电力、通信)、生产原料相关行业(水泥、钢铁、建材等)、终端消费品(纺织、汽车)和科技制造业(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制造业,都是我国优势产能。

此后,舆论将进一步关注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对铁路、电力等企业的境外发展情况保持较高的关注热情。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可调整宣传方向,借“走出去”相关信息的传播,提升企业曝光度;国际市场对企业的接受程度也将是舆论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相关信息也可作为企业宣传的重要内容加以传播,从受众的角度宣传企业实力;还可增强业务发展、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口碑。

央企高管薪酬改革“两边不讨好”

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就近期舆论关注的央企高管“限薪令”一事发表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央企高管薪酬体系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尴尬的是,无论央企高管受访时说自己现在月薪降了多少,公众也没有表现出满意,或者不怎么相信,觉得暂时减薪不过是躲避舆论风头。

尽管央企高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支持降薪,但实则言不由衷,“将心比心,薪水突然降那么多,心理很难适应”;有央企高管直言把高管收入拉低到工薪阶层的水平,“是一个笑话”。

公众和央企在看待高管薪酬时的参照标准不一样,暴露了央企的模糊定位。央企兼具市场化企业与政策性责任的双重属性,正是导致高管薪酬改革“两边不讨好”的原因之一。舆论并未对民企高管的高薪表现出不满,相比之下,央企薪改的窘境令人深思。

研判与建议: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央企高管均表示月薪为8000元,网民对此多持批评态度。此后,媒体报道称“受减薪影响不少央企高管离职”、“央企高管即使没工资也是人们争先恐后抢的岗位”。一时间,“央企薪改的具体举措”、“相关措施对央企的影响几何”等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从舆论反馈来看,公众普遍对央企高管的薪酬体系并不满意,即使是已宣布降薪后的薪资标准仍未能让公众满意。

针对央企薪改,“公众不满,央企(自认)不公”的局面仍将持续。对此,央企也将承受不小的舆论压力,特别是能源、通信等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其高管薪资水平不排除被媒体拿来“讨论”的可能性。对于业绩不佳或是亏损的央企,高管薪酬标准或过高,有可能引起舆论的集中批评。

除此之外,央企在福利待遇方面的信息也会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而这一部分被公众认为是央企高管在低薪时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之法。

若央企可做到公开透明地管理薪酬体系,可以减少部分公众质疑和猜测,也可以避免因匿名员工透露消息所引起了误读和误解,进而降低负面舆情的发生概率。

中移动内部互不揭发 中核4高管被“断崖式”降级

5月12日,《时代周报》刊文报道中移动的腐败情况,文章指出“针对运营商的一系列腐败窝案调查继续在发酵。移动、电信内部,其实早已自上而下充分沟通不相互揭发,联通落马官员则多是因为‘互咬’严重。”文章进一步指出,中移动被曝光出来的腐败问题多涉及基建、增值业务,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同一日,《新京报》报道“中核集团下属公司4高管‘断崖式’降级”,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在11日中纪委官网公布的130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中核集团一次性通报12起。其中,下属子公司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4名高管违规设立“小金库”遭“断崖式”降级,2名总经理分别被降为正处级和科员;两名副总经理被降为处级。

研判与建议:

舆论分析中纪委的通报指出,“公车违规类”、“违规发放津贴福利类”、“公款旅游类”三个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公车违规”占通报总数量的23.85%,为最高的类别。中核集团被曝光后,对相关人员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这可表明企业绝不姑息的态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舆情压力。

不仅上述违纪现象让公众难以接受,央企的腐败行为更是让公众深恶痛绝。在今年首轮专项巡视中,中央巡视组同时进驻移动和电信,被舆论解读为反腐风暴刮向了三大运营商;多位高管的被查、落马,但舆论指出这并非是反腐的终结。

由此看来,三大运营商的腐败案件将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方向;而金融也是当下反腐的重要领域,舆论对其关注热情一直未减。2014年至今,通过中纪委网站公布的国企落马高管至少已有115名,其中国企腐败重灾区——能源领域最严重。正如《中国纪检监察报》所言,石油、电力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型企业最易滋生硕鼠。一把手、企业副职、关键岗位负责人等“实权派”最易身陷贪腐。财务管理、业务承揽、物资采购等生产经营环节风险系数最高。

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被网民调侃忽悠总理

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一个月后,李克强总理5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措施,助力创业创新和民生改善。总理指出降低网费和流量费,这不是政府的决定,而是“不降不行”的市场选择。企业降费后,事实上会推动流量消费的增加,实现薄利多销,最终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提网速、降网费,不仅需要工信部和通信运营商不懈努力,还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为电信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最终便利亿万网民。

5月15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终于公布了“提速降费”方案,而且纷纷表态资费降幅在20%甚至30%以上。具体的调整方案如下:

研判与建议:

上述信息发布后,媒体与网民均不满意,批评与调侃声音出现在舆论场中。有网民感觉运营商是在借机促销,优惠力度不够,更直指其“换汤不换药”、“忽悠消费者”,更有网民调侃其“连总理都忽悠”;网民吐糟运营商没诚意,“谁大半夜不睡觉等你的1G流量?而且家里有wifi”;还有网民以“习大大号召年轻人不要熬夜”为由指责运营商的优惠不靠谱。

总而言之,“提速降费”并未让网民满意,而这也成为媒体报道、评论的重要内容。央视指出此举无诚意,玩文字游戏;新华网分析认为运营商部分政策明降暗升;《每日经济新闻》刊文指出为了响应总理要求,运营商仓促之间把各地能优惠的政策措施都集中到了一起,但这些措施都是单打选手,覆盖有限,甚至部分政策在一些地方早已推出实施,用户易感优惠力度不够。

无论是媒体的分析,还是网民的评价,都离不开“总理提出的要求”。正因“总理的要求”让舆论对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充满期待,而公众的心中早已存在一个“合理资费”(相关声音在“总理批评资费高”时已有所体现),但运营商出于成本、经营等方面的考虑,很难达到这一“资费标准”,这也是其优惠方案难以获得公众认可的因素之一。另外,公众对移动资费长期不满,相关情绪的积累在本次话题中集中爆发出来,也是造成负面声音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体利用网民声音批评运营商,一方面是网民舆论场中“一边倒”的批评声基本表明了民意;另一方面,也是认为移动资费仍有下降的空间,为民请命。

目前,舆论环境更偏向于认同公众的观点,无形中增加了运营商舆情应对的难度。不过,资费问题仍然是影响公众与运营商关系的重要因素,建议运营商可在衡量成本、利润之后,逐步推出切实地整改政策,并公布较为明确的推进方案和时间表。既要避免响应政策号召后不能快速落实导致的舆情压力,也要避免因资费下调过快,舆论集中炒作原有资费标准过高的新危机出现。

同时,运营商需要警惕媒体借机炒作通信行业其他敏感话题,引起国务院或主管部门的重视,进而出台调整措施,使运营商再次陷入被动应对的局面。

缘何舆论执着关注“两桶油”管网拆分?

5月13日,中国日报网援引彭博社消息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将中石化与中石油旗下的油气输送业务进行拆分,此举被视作为行业改革扫清障碍而采取的行动中的一部分,预计被拆分的油气输送业务将‘自立门户’,成为独立业务。”彭博社指出,目前发改委已展开磋商,该媒体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一想法体现了政府欲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意图。

华尔街见闻网、经济通通讯社等境外媒体积极传播了上述信息,和讯网、搜狐网等网络媒体也进行了转载。相关信息也引起了财经媒体的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分析了“两桶油”频传管网拆分的原因。文章指出,油气管网的拆分可降低“两桶油”对油气的控制,进而突破垄断,并可通过石油面企、民营企业和非石油央企国企等对油气输送业务的相互制衡,保证管道接入公平性和开放性。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