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微议录:一家两套教育理念,怎么调和?

来源:人民日报2015-06-16 09:35:40 理念 一家 教育

摘要:快乐成长与适应竞争之间,该如何平衡?父母各有一套教育理念,怎么调和?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描述了父母教育理念冲突有时会大到难以共存的程度:一方不惜卖房卖车买学区房,逼着女儿上各种补习班;一方则提倡“快乐教育”,不想给孩子太多压力。现实生活中,矛盾和冲突未必如此极端,但这样的困境和焦虑无处不在。选择越多元,竞争越激烈,越是难以达成一致。

快乐成长与适应竞争之间,该如何平衡?父母各有一套教育理念,怎么调和?

——编者

  

量身定制才是最好

近段时间,我正为买学区房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电视剧中女主人公讲的那句话,“你的人生,我的战争”,也是我心情的真实写照。跟我的战斗状态相比,妞爸倒是从容淡定,经常带着女儿去玩滑梯,和小朋友跳舞、玩泥巴。他说女儿才三岁半,应该让她享受快乐的童年。

有一天,我和妞爸之间终于爆发了“战争”。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小学,我坚持要换上百万元的房子。事实上,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妞爸认为,这样有点过。经过无数次争论、家庭会议之后,我们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选择市区教学质量相对不错的小学,学区房还买,但价格不能超出家庭承受范围;补习班仍然报,不贪多,选择女儿感兴趣的特长班。

对孩子的教育,有人说静待花开,有人说不要拔苗助长,有人说需回归天性。在我看来,还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制一套专属培养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子女的意见沟通,都十分必要,必须拿出百分百的诚意和耐心。

——@风也

 

把握教与不教之妙

女儿从上幼儿园到现在读研究生,我都没有太费心。我教育女儿,平时都是说说笑话,让她自由发展。一般每学期要“教育”她两次,给她上两堂课,每堂课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课上完还要问女儿我讲了几个啥问题,检验她的听课效果。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信奉这句话,而且努力实践,效果还不错。“虎狼式”教育,我不喜欢;“猫式”教育,也不赞赏。如果能找到两者的最大公约数,那是最好的。让孩子快乐学习,家长就应进行快乐教育,你逼着她学钢琴、学舞蹈、弹吉他,孩子学习不快乐,只会适得其反。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最重要。在孩子的好习惯养成之前,当然要“多教”;养成好习惯后,家长尽可能“少教”,甚至“不教”。

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绝不只是传授传统道德和前人知识,而是让儿童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创造,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现代人”。孩子养成好习惯了,家长就可以放手了,用不着一会担心孩子不能快乐成长,一会又担心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竞争。

——@毛开云

 

宽严有度保持一致

究竟“严是爱松是害”,还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这个问题始终牵动着万千家长最敏感的神经。现实竞争的激烈,让很多家长不得不陷入优胜劣汰的无尽担忧,有些家长甚至戏称,“假如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他将有一个不幸的成年”。

《颜氏家训》有云:“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严教并没有错,错在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的志趣;给孩子一个快乐宽松的童年更没有错,但不应就此忽略为人父母应有的引导责任。正如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同教育理念之间并无绝对的对错,最重要是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平衡点,保持教育理念的一致性,让孩子浸润在一个相对稳定、宽严相济的教育环境中,不仅获得成功,更得到成长。

人生是场马拉松,比赛还靠自己跑。父母要做的,不是牵着孩子的手跑完全程,而是在孩子起跑前陪他们做好充足的热身,同时给他们最真诚的鼓励和支持。

——@曹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